小长假才刚刚开始的时候,一条新闻就让想去海边吃吃喝喝的老夫突然紧张了起来。
海虹不能吃了???
那我的海鲜饭
我的海鲜意面
我的清蒸海虹
我的法式焗青口
这种便宜、好吃又营养的海鲜要离我而去了么?
不行我要好好看看这个消息!
#1
海虹是什么?
“海虹又称贻贝,是北方常见的一种食用性贝类,双壳黑褐色。
”“海虹”是什么,这种东西是北方独有么?
非也!
只是各地对它的叫法不太一样而已。
它还被称为“壳菜”、“青口”、“东海夫人”......加工成干制品后也叫“淡菜”。
目前我国有60多种贻贝(贻贝科)
是不是已经看晕了?
不过其实我们经常吃的大概就这么3-4种。
紫贻贝
比如广泛分布在中国沿海的紫贻贝,肉嫩味鲜,北方吃的最多的也是这种了。
厚壳贻贝
还有在江浙一带常见的厚壳贻贝,这种贻贝壳更厚个头也更大,因为谷氨酸、甘氨酸等含量高于紫贻贝,所以也更加的鲜美。
翡翠股贻贝
??
??
条纹隔贻贝
以及东南沿海常见翡翠股贻贝和条纹隔贻贝。
“翡翠股贻贝”,看名字和它翠绿的外壳就知道,我们熟悉的那美味“青口”就是它了。
“青口”的分布
条纹隔贻贝的分布
虽然这些贻贝外表,生长环境略有差别,但对于我们吃货来说其实差别不算太大。
#2
海虹有毒?
搞清楚了本体是啥,我们再看看它有没有毒这件事。
“近年来北方沿海市县发生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中毒事件。
”看了看新闻,果真从前几年开始秦皇岛,河北,还有深圳,汕头等地的市场监督局都发布过同样的提示。
浙江、福建等地的新闻也报道过食用“淡菜”中毒的事件,所以这并非危言耸听。
那么毒从何来?
“海虹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是由于......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积蓄......现正处于上升期。
”其实不管“海虹”还是“青口”,贻贝本身不生产毒素。
让人中毒的罪魁祸首是“麻痹性贝毒”,它来自赤潮中的含有赤潮藻毒素的藻类
贝类在被动摄食这些藻类后,毒素就会在身体中富集。
简单来说就是
??-??-??-??
“赤潮藻毒素”主要有5类,其中“麻痹性贝毒”是最严重的一种,毒理与河豚毒素类似。它会作用于人的神经和肌肉,导致口舌麻木、四肢刺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能致人死亡。
其实不只是贻贝,在赤潮爆发的海域很多其他的贝类也不建议吃,比如牡蛎、扇贝还有其他螺类。因为同以藻类为食的他们一样会富集很多毒素。
#3
如何防范?
知己知彼,我们再来了解下这种毒素的特点:
无色无味,对贻贝本身也没有伤害——因此只看贻贝是不是新鲜并不能辨别;
耐热——单纯高温烹调、蒸煮不管用;
溶于水——不吃肉,喝汤也有危险。
“提醒广大市民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
”管住嘴
赤潮爆发期不要吃。各地情况不一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