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白芨专栏白芨种植的最佳时

亳贵药业玉溪景崇生物科技开发公司专业从事紫花三叉白芨的种苗培育、种植、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生物技术企业。公司培育出的紫花三叉小白芨种苗具有苗体茁壮、生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品质纯正,价值高的特点,完全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公司成立以来,科学管理、规范运作、具有一整套完备的现代生物开发技术,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毕业于农业科技大学的相关专业,具有多年的种苗培育、栽培种植经验。目前公司种植基地上的紫花三叉白芨,品种优良,长势良好。我们热诚的欢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有合作意向的客户前来指导交流、实地考察。详情请联系电话,李经理:   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块茎肉质,白色,具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总状花序顶生,常有花3~8朵;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蒴果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种子细小,多数。花期4-5月,果期7~8月。白芨有两种,还有一种花黄白色,叶条状披针形,为狭叶白芨。在紫红花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或腐殖质壤土。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四、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厘米的高畦。2、繁殖方法2.1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亩用种苗公斤2.2白芨组培苗繁殖

当白芨组培小苗在培养瓶中长到3-5cm高时,即可出瓶。为使试管苗移栽后适应自然环境,移栽前要先揭开瓶盖,放在大棚室内自然光下炼苗7-10d,以提高小苗的抗性和适应性。出瓶取苗要小心操作,尽量不要拆断根部,然后用-倍百菌清或多菌灵液浸泡根部0.2小时,洗净根本培养基,晾至根部发白时,植入腐熟的基质中,然后浇少量“组培小苗定植水(用ABT1号生根液,一包对50公斤水)”定根,置于阴凉处,注意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80%-90%)和适当通风,并使环境温度维持在20-30℃。并每隔2-3天喷施“组培小苗定植水”,当移栽小苗新叶展开、苗根伸长后,每月用花宝一号倍稀释液喷施追肥,促进生长发育。驯化时间3-5个月后等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有利组培苗适应自然环境,最宜移栽。白及喜湿润,怕积水,积水会使根茎腐烂,叶片脱落而死。因此,移栽过程中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湿性直接决定了白及苗成活率的高低。对白及组培苗移栽基质可以使用珍珠岩30%+膨化蛭石30%+松树皮10%+泥炭10%+新鲜黄土20%等基质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另外,苔藓的保湿性和透气性良好,可作为移栽基质.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白芨生长的很旺盛,杂草也长的很快,进行除草。除草结合搂松畦面,除草时要浅锄,免得伤根。(2)追肥   白芨是喜肥的植物,生育期间,每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人畜粪水,每亩0一公斤。8一9月追以稍浓的液肥,亦可将过磷酸钙与堆肥混合沤制后,撒施于畦面,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盖土压人畦内。(3)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间作。白芨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于头两年在行间间种青菜、萝卜等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越冬保护。白芨不耐寒,通过盖马粪或覆土起到冬季防寒抗冻保温的作用。4、病虫害防治1、病害。病害主要是烂根病,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要做好排水工作。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者倍的农用链霉素喷雾防治。2、虫害。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为害假鳞茎,每亩用90%晶敌百虫-g,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8-10kg,撒放田间诱杀。5、采收加工   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把挖块茎去掉泥土,进行加工。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炕至全干。去净粗皮及须根,筛去杂质。一般亩采收鲜品-公斤,可加工--公斤。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白芨的市场前景及发展建议

1.市场前景。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株高18~60厘米,花期在春季。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能。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镜或庭院一角。白芨主要以干燥的块根入药.近些年由于采挖过多,野生资源枯竭,白芨市场价格一直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白芨的用途不再局限于医药领域,还成为化工用品的原料。近年来白芨已成为云南白药、快胃片、白芨颗粒、白芨糖浆等3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医药上还用于胃镜检查的保护剂,手术止血剂等。白芨在美容方面具有奇特功效,有“美白仙子”的美誉。白芨面膜、白芨祛痘霜、白芨牙膏、白芨香皂相继开发。工业上将白芨用作染布的黏合剂、高级卷烟烟条黏合剂、高级陶瓷、橡胶制品中。白芨市场用量大幅度增长,迄今为止市场需求量每年在吨左右。

年全国掀起了种植白芨的高潮,但由于白芨较难用种子繁殖,主要用其块茎培育,致使白芨种植发展缓慢.目前经两年栽培推广,技术难题上有了一些突破,年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但由于种源、环境不当,实际有效面积仅有6千亩,按每亩产干货千克计算,三年后产量也只有1吨,只占市场需求量的45%,缺口仍然很大,因此,种植白芨前景非常广阔。

  2.效益分析。白芨种植第3年便可收获,亩产0~千克鲜品,目前市场价每千克鲜品元,亩效益18万元~30万元。如果晒干,一般每6千克晒成1千克干品,亩产干药材~千克,干品目前市场价每千克元,亩效益16万元~25万元,干品比鲜品价格稍低,是因为鲜货收去都是作种苗用,价格才高。种植第一年后可以选留少部分块茎自行留种,那样免除了购买种源开支。

  3.销售渠道。①药材市场销售:加工成品直接进入药材批发市场或中药饮片厂。

  ②中药房销售:白芨作为常用的处方药之一,有一定的用量,可直接联系各大中药房进行销售。

  ③农贸市场销售:白芨鲜品具有润肺止咳和滋补的显著功效,已被大众接受,可在农贸市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销售。

  ④美容店销售:白芨粉是美白佳品,是高级面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白芨磨成粉后可联系一些高级美容店进行销售。

4.栽培要点。①白芨耐荫,良田、山坡、林下均可种植。

  ②白芨的分蔸习性:它的地下块茎像生姜,一个块茎出三个头,三个头再分九个头,这样不停地分,第3年整个地下都是块茎,就可以开始釆收,亩产鲜白芨块茎0~千克。

  ③白芨种苗:如用地下块茎作种苗,则成本较高,每亩地需投资3万余元;二是进行植物组培快繁,使种苗价格相对较低,但需一定技术。白芨一般每亩栽0株,亩需1元(1.5元/株)。

  ④白芨既是紧缺药材,还是很美丽的花卉,作地被、花坛、盆栽美化栽培,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⑤适应地区:主要适应长江流域的南方各省地区以及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从朝鲜半岛及日本也有野生分布的情况来看,北方应可以少量试种。北方引进在大棚内作盆花栽培更好。白芨3月初种植,一般栽后两个月开花,夏秋开始生长块根。

白芨真假如何辨别

白及,又称白芨、甘根,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每年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泥土,入锅蒸煮至断面无白心,取出晾干,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

白及其性凉,味苦甘,入肺经,具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之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及手足皲裂等症。市场上有以姜科植物根茎水煮后冒充白及者,使用时须仔细鉴别。

真品白及:干燥的根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支,长约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闻之气微,口尝味淡而微苦,嚼之有黏性。

伪品白及: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表面类白色,能见较多根痕;质地柔韧,常见裂隙;易折断,断面可见纤维;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嚼之无黏性。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及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所含的胶状成分有关。它含有高度粘性的粘液质,在胃內形成一定厚度的胶状膜,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报道治疗肺结核、百日咳、胃及十二指肠出血、结核性瘘管、肛裂、矽肺及创伤性出血等疗效显著。伪品既不与白及为同科植物,又不具备白及的各项功效,故不可代替白及使用,要仔细甄别。

批量供应白芨瓶苗

批量供应白芨驯化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喜迎国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lcjc/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