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扁平足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儿童扁平足可以仅表现足底扁平而无临床症状,也可有行走后的疼痛表现和步态的异常,那么扁平足到底需要治疗呢,什么样的扁平足可以治疗?怎么治疗扁平足呢?康复科带你了解扁平足,治疗扁平足。
什么是扁平足呢?
扁平足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正常足弓的缺失。什么是足弓?人体的足弓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及横弓,三条弓构成一个三角形,共同完成双足的支撑,缓冲震荡,共同维持站立和步态的稳定和平衡。
让我们先来看看正常儿童足弓的发育
儿童出生时足一般有轻度背伸和外翻。1岁时因足底跖面脂肪较多,足弓不明显,故婴儿由于生理发育不成熟几乎都是扁平足,2岁后因脂肪逐渐消失,外翻减轻,足纵弓及横弓逐渐开始显著。2-3岁足弓开始出现弧度,7-10岁(最晚14岁)足弓逐渐形成。
儿童扁平足的发生与足部骨骼、肌肉、韧带的改变密切相关。形成原因包括:先天遗传(家族性扁平足,先天性垂直距骨)后天因素,如过早负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引起肌腱腱鞘炎,体重过大,创伤,关节畸形,跗骨结核、跗骨滑膜炎等。扁平足因力学结构基础改变导致内侧受力,引起内侧低,外侧高,进而引起足外翻,膝外旋,髋外旋,骶髂关节疼痛,严重者引起关节畸形,疼痛: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等,甚至步态异常。
那么扁平足能治疗吗?
大多数学者认为无临床症状的扁平足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柔韧性扁平足和僵硬性扁平足。而后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而柔韧性扁平足出现步态异常甚至出现疼痛等症状后,则需要纠正。临床上常通过足印分析,X线,足底压力测试等来评估儿童扁平足的严重程度。在我科,还需要评估是否为功能性扁平足,康复纠正才有效。
如何治疗扁平足呢?
首先需要评估患儿是否为功能性扁平足,即当足在负重情况下足弓消失,非负重情况下足弓存在,则为功能形扁平足。目前针对扁平足的康复治疗,重点以改善足弓肌肉及足弓发育。如足底感觉刺激走石子路,沙地,趾压板,滚网球足部自我手法扭转足,胫骨前肌练习:足背屈,内翻,可在抗阻情况下训练。胫骨后肌练习(弹力带抗组下做内翻,趾屈训练,每次持续10秒,共6组)足底小肌群训练如短足训练,脚抓毛巾。单脚站和闭眼单脚站练习本体感觉;步态训练及纠正,行走时训练以足外侧受力,足背屈为主。早期生活习惯的纠正如避免W坐,过早走路。鼓励早期赤脚走路改善足底肌群及足弓的发育。矫形鞋及足弓垫可以起到辅助支撑和改善足弓的作用,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现如今扁平足手术多采用软组织转移修复术,跟骨延长截骨术、3C截骨术,距下关节制动等,但是手术治疗多有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和长期效果未知等诸多不良反应,故手术治疗扁平足为最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