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微景观,是用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生长环境相近的植物,搭配各种造景小玩偶,组合种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和柔和的散射阳光最为适宜。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苔藓又被叫做莫斯或苔藓微景观者MOSS。
苔藓植物在植物界中介于藻类和维管植物之间,包括藓纲(Musci)、苔纲(Hepaticae)、角苔纲(Anthocerotae)三大群落。苔藓植物生命力强,能忍受恶劣的环境条件,能在高温、高寒、干旱和弱光等其他陆生植物不易生存的环境下生长繁衍。被喻为先锋植物和拓荒者
苔藓微景观的详细制作过程:选用适合大小的容器,在容器内先铺设隔水层,缓冲层、培养土层种植基质;然后摆上新鲜苔藓,再植入背景植物,用装饰沙和装饰石做点缀,最后搭配适合的手办和配件即可完成,在制作过程中,遵循基本的美学构图原则,注意营造容器中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构图上一般遵循上紧下松、前紧后松的布局原则进行设计,并对场景边缘进行融合处理,是增强容器中空间感和美感的关键。
在苔藓微景观中,常用的造景苔藓包括:白发藓、翁苔、大叶藓(翡翠莲花)、石山山苔藓、小金发藓、假发藓(髢bí苔)、匍匐生灰藓等。
造景常用苔多为直立型苔藓,产地普遍集中在贵州深山和丽水白云山树林中。此类苔藓颜色翠绿,形状可爱、拼接时不易有裂缝、生存力强;一般情况下分部形状为不规则的圆形,大小直径2-10厘米不等。十分适合盆栽造景。
苔藓是阴生植物,对光照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可以摆放的在室内接受全天明亮的散射光,或是清晨、傍晚晒会太阳,甚至开台灯晒几个小时就能满足需求。但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在大中午在太阳下暴晒。
苔藓是直接靠叶面吸收水分的植物,浇水时苔藓喷叶面,其它植物喷土面,以免其它植物烂叶
虽然苔藓喜欢潮湿,但浇水太多也会生病,所以浇水要适量。日常养护宁可干一点,也不要过湿。自然干燥休眠的苔藓浸透水还能复原,但长时间湿漉漉的苔藓,一旦温度不适宜就容易损伤。
温度:
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适合苔藓生长,生长的最佳温度在5℃-28℃之间。
土壤:
虽然微景观中的苔藓对土没有要求,但还是建议用专门的培养土,因为这种土不容易发霉。
通风:
如果是密封的玻璃瓶,建议每天开盖几个小时让植物透透气,增加空气流通。
温度:
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适合苔藓生长,生长的最佳温度在5℃-28℃之间。
土壤:
虽然微景观中的苔藓对土没有要求,但还是建议用专门的培养土,因为这种土不容易发霉。
通风:
如果是密封的玻璃瓶,建议每天开盖几个小时让植物透透气,增加空气流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