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转移因子治疗扁平疣
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大多数都是突然出现,表现为针头至米粒大或稍大的扁平丘疹,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略高于皮肤表面,也可显著地突起而形成圆顶状。表面光滑,境界清楚,触之较硬,为浅褐或灰白、淡黄或正常皮色。多数分散存在或密集成群,有的互相融合或沿抓痕呈条状分布。一般无自觉症状,有轻微痒。好发于颜面、前额和手背,也可发生在腕和膝部。大多对称,数目不定。有时和寻常疣同时存在。
病例情况:扁平疣患者例,年龄7-42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8年伴发双手背。扁平疣患者16例,皮疹为米粒大至黄豆大之扁平丘疹,皮色或褐色,可沿抓痕排列成条状。
治疗组:5%雷锁辛液+转移因子口服溶液,1支/天。3天后改为隔日一支。
对照组:5%雷锁辛液外用。
疗效判定: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留或不留褐色斑。
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仅留有少数散在扁平丘疹。
有效:皮疹部分变平、消退。
无效:皮疹无改变。
分组
治疗组痊愈(%)60.94显效(%)21.88有效(%)7.03无效(%)10.16总有效率(%)89.85
对照组痊愈(%)25.00显效(%)16.67有效(%)25.00无效(%)33.33总有效率(%)66.67P0.01
治疗结果显示:转移因子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5%雷锁辛液外擦的对照组。扁平疣是由乳多空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处于免疫缺陷者,疣的发病率增高,转移因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病程缩短,病人能早日痊愈,这不失为综合治疗扁平疣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摘自《医药导报》年第15卷第3期:页。
精优转移因子治疗扁平苔藓
扁平苔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发病初期,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小多角型扁平丘疹。皮疹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片。丘疹呈紫红色,中心凹陷,表面有蜡样光泽。自觉瘙痒。好发于四肢曲侧,腰骶部及外生殖器等处。也可发生于口腔及外阴部粘膜,为乳白色针头大小丘疹。中年女性多发。
近些年来对此病的病因学研究认为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缺陷、身免疫等因素与其发病有关,而转移因子对这几方面均有疗效,故采用转移因子治疗具有一定针对性。转移因子口服液是动物脾脏的提取物,含生物活性物质肽、氨基酸、核苷酸及锌、钙等元素,能增强和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而轻,是目前治疗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较满意的细胞免疫增强剂。
《广西医学》年6月第20卷第3期:-。《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年第7卷第4期:-
治疗方法:1支/日,10支为一疗程,可连用1-3个疗程,糜烂型患者糜烂严重时局部结合外搽维生素A酸霜,其余药停用。疗效标准:显效:一疗程后病损区范围缩小,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追踪观察2-3个月其间未见复发。有效:一疗程后严重者2-3个疗程后,病损区无扩大,范围稍有缩小,症状逐渐减轻,2个月后有复发,但病程由原来15-20天,缩短为7-10天,间歇期3-10天,延长为20-25天。无效:即1-3个疗程后,复发病程时间仍10-20天,症状无减轻。
结果:显效率25%;有效率62.5%;总有效率87.5%;无效率12.5%
市场部蔡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