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病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舌部白斑

近日,来自英国的Stoopler医生等人在JAMADermatol的ClinicopathologicalChallenge版块刊文,报道了1则表现为舌部白斑的病例,最终经过病理确诊。一起来看。

病例介绍

患者为80岁白人女性,因舌头白色斑块1月就诊,无不适。患者有15年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病史,外用0.05%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治疗,每日2次,必要时使用克霉唑(10mg,每日3次)减少OLP的发作。

病历显示患者有ⅠA期蕈样肉芽肿,累及右小腿和左大腿,主要外用0.05%卤倍他索治疗,因患者不耐受窄谱UVB和0.%氮芥凝胶。患者无HIV等感染和免疫缺陷性疾病。

查体可见左侧舌部1.5×1.0cm的白色斑块样损害,不可移动(图1)。

图1左侧舌部白色斑块样病变

在病变的3个部位行3mm的环钻活检,组织病理结果相似。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部分区域带状气球样变,浅表细胞有细胞核,核染色质边集或呈核珠状。

图2组织病理:角化过度,棘层肥厚,部分细胞呈气球样变(HE染色)

图3组织病理:数个上皮细胞核出现染色质边集和染色质珠(chromatinbeading)(HE染色)

上述病理改变为EB病毒感染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的典型表现,符合口腔毛状白斑(oralhairyleukoplakia,OHL)的诊断。治疗上,患者每日服用伐昔洛韦(1g,每日3次),3日后因药物不良反应停用。复查时舌部病变完全消失(图4)。

图4随访时白斑消失

病例学习

口腔毛状白斑最初报道于年的艾滋病流行时期,因白色和波纹状外观而命名。从历史上看,此病与HIV感染有关,并为疾病进展的标志。近期有数项报道显示OHL与非HIV感染者吸入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相关。

EB病毒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疱疹病毒,感染全球90%以上的人群,研究显示EB病毒与OHL的发生有关。

OHL通常累及舌外缘,表现为白色波纹状斑块,无症状。OHL可有多种组织学特征,例如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角质形成细胞气球样变以及黏膜固有层内少或无炎性浸润。

然而,染色质边集或核珠化(nuclearbeading)是唯一、根本性诊断标准。此外,EB病毒原位杂常用于确诊。

虽然OHL通常不必治疗,但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对病变有效。对于此例患者,OHL的发生可能源自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因为患者无其他系统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还不确定OHL的消失是伐昔洛韦的作用还是疾病的自发缓解。

此病鉴别诊断包括口腔摩擦性角化病(oralfrictionalkeratosis)、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

口腔摩擦性角化病为慢性摩擦所致的良性病变,好发于易受机械性创伤的区域(舌部、颊黏膜、牙龈和齿槽嵴等),同样表现为白色外观,后者由慢性刺激引起角蛋白丝的产生。此病去除致病因素后常在3周内减轻或消退。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疾病,患病率为0.1%~2%,好发于中年女性。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表现多样,可为轻度炎症性条纹、斑块样皮损甚至疼痛性溃疡,可累及口腔多个部位。治疗上需考虑外用或系统使用免疫调节剂。

建议对口腔扁平苔藓进行常规监测,因为此病有发生不典型增生和/或恶变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风险,预估风险为1%。

口腔鳞状细胞癌占口腔恶性肿瘤90%以上的比例。此病常表现为不愈性溃疡,也可表现为白色斑块和/或红色斑块。好发部位为舌部外侧或腹侧以及口底,其他部位均可受累。疑诊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必须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确诊后的治疗选择有手术、放疗和/或化疗。疾病5年总生存率为60%,晚期病例预后更差。

文丨首发于皮肤时间编辑

肺克不克肺

题图

shutterstock投稿

yuxiaoying

dxy.cn

参考文献:

StooplerET,SollecitoTP,AlawiF.AWhitePatchontheTongue.JAMADermatol.PublishedonlineAugust08,.doi:10./jamadermatol..

tjiaoq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北京
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