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
(后附答案解析)
21.唇裂发生的原因是
A.E颌突和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B.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C.上颌突和侧鼻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D.中鼻突和侧鼻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E.两侧侧腭突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22.牙发育过程中,单个牙胚未完全分裂会形成
A.双生牙
B.融合牙
C.结合牙
D.牙内陷
E.畸形中央尖
23.下列有关氟牙症描述,正确的是
A.病变严重程度与摄取氟的剂量、时间无关
B.釉质形成早期和分泌期对氟牙症形成的敏感性一样
C.牙与牙之间的严重程度相同
D.发生于乳牙的病变很多
E.病变在牙弓上对称性发生
24.釉质龋暗层的空隙容积占釉质体积的
A.0.1%
B.1%
C.2%~4%
D.5%
E.25%
25.牙本质龋的四层病理改变不含
A.脱矿层
B.暗层
C.坏死崩解层
D.细菌侵入层
E.透明层
26.下列有关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B.又称为牙髓息肉
C.上皮型外观常呈红色或暗红色,探之易出血
D.溃疡型主要为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
E.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
27.下列有关根尖肉芽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
B.表现为以增生为主的炎症反应,有肉芽组织形成
C.可见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
D.可见胆固醇结晶裂隙
E.不会见到增生的上皮
28.静止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牙槽骨可见大量破骨细胞
B.固有牙槽骨表面可见新的类骨质形成
C.牙周袋与牙槽骨之间可见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
D.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
E.袋壁组织可见炎性肉芽组织
29.下列有关白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斑是一个临床病名
B.白斑的恶变潜能随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C.白斑上皮异常增生是指原位癌
D.非均质型白斑比均质型白斑恶变风险高
E.白斑上皮表面过度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
30.以下哪个为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变化
A.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B.出现棘层松解
C.上皮表面见角质栓塞
D.上皮内形成小脓肿
E.结缔组织发生纤维变性
21.[答案]B
[分析]唇裂多见于上唇,主要是由于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
22.[答案]A
[分析]牙发育过程中单个牙胚未完全分裂,形成的牙有两个牙冠,称为双生牙。
23.[答案]E
[分析]氟牙症是牙发育过程中由于饮水中氟含量高或经其他途径摄人过多的氟导致的釉质形成不全和钙化不全。病变严重程度与摄取氟的剂量、时间呈正相关,在釉质形成的早期对氟特别敏感,而分泌期最不敏感。病变在牙弓上对称性地发生,但牙与牙之间的严重程度不同,主要见于恒牙列。由于胎盘的屏障作用,很少发生于乳牙。
24.[答案]C
[分析]正常釉质时,空隙容积占釉质体积的0.1%;而发生龋病时,空隙容积加大,其中透明层1%,暗层2%~4%,病损体部56~25%,表层5%。
25.[答案]B
[分析]牙本质龋按病变的组织形态、脱矿程度、细菌侵入情况的不同,由深部向表面可分为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和坏死崩解层。
26.[答案]C
[分析]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牙有较大穿髓孔,根尖孔大,牙髓血运丰富,使炎性牙髓组织增生呈息肉状,又称为牙髓息肉。根据其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溃疡型和上皮型。溃疡型外观常呈红色或暗红色,镜下主要为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上皮型呈粉红色较坚实,镜下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构成。
27.[答案]E
[分析]根尖肉芽肿内有时可见增生的上皮交织成网状,这些上皮可能来源于Malas-sez上皮剩余、经瘘道口长人的口腔黏膜上皮或皮肤、牙周袋壁上皮、呼吸道上皮。
28.[答案]A
[分析]静止期牙周炎袋壁上皮及结合上皮周围炎症明显减少,在牙周袋与牙槽骨之间可见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牙槽骨的吸收呈静止状态,一般看不到破骨细胞,原吸收陷窝区有新的类骨质形成。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
29.[答案]C
[分析]白斑是指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是一个临床病名,属癌前病变。一般情况下,非均质型白斑比均质型白斑发生恶变的危险高。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上皮增生,有过度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可表现为上皮单纯性增生、上皮疣状增生或上皮异常增生,其中重度异常增生实际上就是原位癌。
30.[答案]A
[分析]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改变包括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淋巴细胞密集浸润带等。其他的病理改变非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