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迪基因大健康
以客户健康为中心
胰腺癌发病隐匿、治疗困难,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其全球发病率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应高度小心;初发的糖尿病,若一段时间内血糖持续升高也要警惕;有家族史的病人要高度怀疑;胃大部分切除者,一般20年后发病风险较大;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及接触化学毒物的人也要小心。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体检一次,抽血化验、做B超或CT检查。
如何防治胰腺癌?首先要重视预防,高危人群更要注意发病信号,并进行定期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其次,手术是治疗胰腺癌最好的方法,临床上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情况,可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单纯肿瘤切除术等。治疗同时可辅助化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胰腺癌不能切除、有转移病灶或术前为使肿瘤病灶缩小时可选择放疗。也可选择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精准度较高,副作用小,一般只需1~2次,1~7天就可完成全部治疗。再次,患者要建立信心,胰腺癌早期患者手术后生存率50%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大于80%。
多吃柑橘类水果,预防胰腺癌
此前有关食疗法抗癌的研究较多,但胰腺癌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尚不明了。最近,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社会与健康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发现,平时多吃一些柑橘类水果,可降低胰腺癌发病风险,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研究小组对9万名男女展开为期17年的跟踪调查。按照居民日常食用的17种水果和29种蔬菜摄取量,研究人员将参试者分为4个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多吃柑、桔、橙、柚四种柑橘类水果,对降低胰腺癌发病率效果最明显。
研究人员认为,食用水果之所以能够降低胰腺癌发病风险,主要是因为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抗氧化成分,柑橘类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尤其高。
专家提示,有胰腺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平日应减少吸烟,并尽可能多吃水果。
怎样及早发现胰腺癌?
因早期表现没有特异性,易被误诊为胃病、胆囊炎等。
主要症状:消化不良、厌食、消瘦;左上腹隐痛或腰背部疼痛;黄疸,出现角膜及皮肤发黄。若出现这些症状且年龄较大,要警惕是否为胰腺癌。
检查可分三步
1.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者,早期可做腹部超声检查加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CA19-9);
2.若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或B超检查有异常,就要进一步做核磁共振或CT、超声内镜检查;
3.若仍难以鉴别,可做PET-CT或腹腔镜检查。通常,经过这些检查大部分早期胰腺癌都可以被发现。
抽血化验发现CA19-9升高,也不能诊断为胰腺癌。因为它不是一种特异性肿瘤标记物,患其他肿瘤如胃癌时也会升高,所以最好联合其他肿瘤标记物一起查,还可进行基因检测(阅读原文了解)。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减不了肥是基因作祟?
预防大于治疗,滚蛋吧!肿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