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一方三十五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糖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由于胰岛素分泌量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临床中、晚期多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长期糖尿病可致眼、肾脏、心脑血管、胃肠、泌尿等多系统损害,也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临床常见的糖尿病为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的结果,主要是因体重过重和缺乏运动所致。其特征:①发病缓慢,常没有或很少有糖尿病症状;②不依赖胰岛素,无酮症发生倾向,但遇感染及应激反应时可发生酮症;③多数发病于40岁以后,与遗传有关,肥胖者多见。

糖尿病的并发症最为严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一个主要病因,约5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神经损害,常见症状是麻刺感、疼痛、麻木或手脚酸软;足部神经和血管损害增加了患足部溃疡的可能,最终导致截肢。10%~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竭,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经方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改善体质,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使用经方的糖尿病类型为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或出现并发症的,或有其他非糖尿病相关症状但无有效治疗措施的。

对应不同个体特征,治疗糖尿病常选用下列经方:

(一)葛根芩连汤

糖尿病见口渴、多汗、头晕痛、乏力、脉数者。

1.适用本方者,大多体格壮实,满面油腻,头晕,项背强,怕热多汗,汗出黏臭,腹泻,口干口腻,口气重,舌黯红,脉数滑,血糖居高不下。

2.本方是糖尿病早、中期的基本方,通常给予半月量,症状缓解后仍需较长时间服用。

3.大便干结或黏腻臭秽,加制大黄10g;舌黯紫,加肉桂10g。

王男,44岁,cm/(90~95)kg。年4月30日初诊。

病史:血压、血糖偏高5年余。餐后血糖在15mmol/L左右,头晕,偏头痛,汗多,稍动即汗,阴雨前腰部酸痛,纳寐可,大便日一次,偏稀。后背少许痤疮。

家族史:父亲高血压、糖尿病。

体征:体壮,面部油光,舌黯红。

处方:葛根60g,黄连5g,黄芩10g,生甘草5g,肉桂10g,制大黄5g,10剂,5-2服法。

年10月14日:空腹、餐后半小时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在12mmol/L在右,药后血压降至/80mmHg左右,体重稳定。

处方:葛根60g,黄连15g,黄芩15g,生甘草10g,制大黄10g,肉桂10,2-1服法,15剂。

(二)黄连汤

糖尿病性胃病的胃轻瘫,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烧心、腹痛腹胀、口苦口臭,或口腔溃疡等证。

1.适用本方者,其人多瘦弱黄黯,腹部多扁平,腹肌菲薄而缺乏弹性。舌质黯淡,苔白厚或厚腻或水滑。脉弱脉无力,空大,或细弱,大多心率缓慢。大多为伴有失眠多梦,以及焦虑、胸闷、心悸、自汗等精神神经症状。或有抑郁或酒精成瘾等。小便不畅无力、少腹部拘急或不仁等。

2.头痛、腹冷痛者,加吴茱萸10g,肉桂10g。或另外加服附子理中汤。便秘,加制大黄5g。方中黄连的用量可根据血糖高低适当增减。

江某,男,45岁,cm/72kg。年9月20日初诊。

病史:糖尿病近2年。体重下降30余斤,疲劳。食量小食多则胃胀口苦。睡眠浅。空腹血糖7~8mmol/L。

体征:面色苍白,贫血貌,脉空大,血压/74mmHg。

处方:肉桂10g,桂枝10g,黄连5g,生晒参10g,党参10g,姜半夏15g,干姜5g,炙甘草5g,红枣15g,10剂。

年3月28日:药后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改善,能睡6~7小时,血糖值有3个月左右稳定,春节后血糖增高,今血糖7mmol/L。

(三)白虎加人参汤

糖尿病见烦渴多饮,口舌干燥,便秘、多汗或易汗,形体消瘦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多饮多尿、头晕头痛者。

1.适用于本方者,大多明显消瘦,皮肤白净而少光泽,大便干结如栗,口渴感十分明显,汗多,怕热喜冷,唇舌正常或偏淡,舌面多干燥。皮肤黯黑者、黄肿者、满面红光者,均非本方所宜。

2.口干渴甚、大便干结者,加生地20g,玄参15g,麦冬30g;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烂者,加黄连15g。

3.人参是本方中主要药物。别直参、白参和红参有同样疗效。

周某,男,39岁,农民。年10月4日住院。

发病已2月余。现病史为口渴多饮,逐渐加重,有难忍的饥饿感,食量增多,倍于常人,饮水量住院时一昼夜达15磅,尿多,体容消瘦,面色红润,眼光有神,充血,左侧下领部有已愈疮痕一处,凹陷1cm。脉诊近于正常,细审稍洪有力。精神焦虑,有疲劳感,心下痞硬。为处白虎加人参汤5日量,从开始限制食量,为每餐软米饭一大碗(米重g),未做严格食疗。

3日后渴减,饮水量相应减少,1周后在限制食量下已无饥感。以后渴、饮、尿量续减,续服前方1个月,自觉症状接近消失。(《古方医案选编》中集)

(四)五苓散

糖尿病烦渴而小便不利、糖尿病胃轻瘫及腹泻、肥胖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痛风者。

1.其人渴严重,口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喝水即吐,或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小便量少,或浮肿;大便水泻,或大便不成形,舌胖大、质嫩、边齿痕,苔白厚腻或水滑苔。

2.服用后不宜吃生冷食物及饮料,多喝热开水为宜。少吃高能量食品。

3.腹胀,不思饮食,口苦口腻,呕吐恶心,舌苔白腻,合平胃散(苍术20g,厚朴15g,陈皮15g,甘草5g);水样便,可加葛根50g,干姜10g。

和州人某来谒曰:仆年五十有余,从来未曾有疾,今虽既老,犹矍铄,饮食倍少壮时,自以为昔时好牴角之戏,故血气周流如此。自客岁丁巳春,食饵又三倍于少壮。至今年,添渴,饮水数升,未尝腹满。顷自警,以数合为度,夫能食能饮如此,理当肥,而瘦日甚,他无所苦。先生诊之,问其他。答曰:唯腹皮麻痹,小便频数耳。乃与五苓散,服之而渴愈(《金匮要略今释》卷四引《续建殊录》)

(五)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中后期,见肢体麻木,或反复的皮肤感染及溃疡经久不愈者。

1.适用本方的患者大多体胖,面黄黯,肌肉松弛,腹部松软硕大,唇舌紫黯,多汗而下肢浮肿,易于饥饿或低血糖反应。

2.本方是糖尿病中后期的基本方,通常给予1月量,需较长时间服用。

3.糖尿病多汗,重用黄芪60~g。

4.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见胸闷、活动后气促、心绞痛等,脑血管病变有脑梗死、脑萎缩等,合葛根、川芎、丹参。

5.糖尿病肾病水肿、严重高血压,合桂枝茯苓丸、四味健步汤(石斛30g,怀牛膝30g,赤芍30g,丹参15g)。

白男,75岁,cm/75kg。年2月25日初诊。

病史:糖尿病,脑梗死,房颤病史。全血细胞减少症2月余(年1月4日:白细胞计数17×10?/L)。昼夜汗多,经常大汘淋漓,气喘胸闷,走路则喘,乏力,身痛,食欲佳。

体征:脸黄黯,舌淡紫,脉弱。

处方:生黄芪30g,桂枝10g,肉桂10g,赤芍20g,干姜10g,红枣15g,15剂,5-2服法。

药后汗减少,有力,脸色好转,诸症减轻。

(六)桂枝茯苓丸

糖尿病见下肢皮肤发黑溃疡,或脑梗死、脑血栓时。患者多见面色黯红,唇舌黯紫,皮肤干燥或起鳞屑,或皮肤溃疡,以下肢为明显;下腹部充实或压痛,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明显,易头昏头痛、失眠,易烦躁、发怒、情绪易激动;易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语言謇涩。

1.本方多用于糖尿病的中后期,需要长时间服用。

2.糖尿病足,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四味健步汤。

3.心脑血管病,加葛根50g,川芎15g,丹参15g;糖尿病肾病,肌酐、尿素居高不下,且大便干结者,可加大黄10g,怀牛膝30g,石斛30g;浮肿、蛋白尿,加黄芪30~60g。

某女,60岁,cm/65kg。年12月14日初诊。

病史:糖尿病20年,已失明。腰以下冰凉疼痛,下肢发黑浮肿,按之硬而疼痛,下肢时抽筋,专科建议截肢。

处方:生黄芪60g,桂枝10g,肉桂10g,赤芍20g,怀牛膝30g,川石斛30g,丹参20g,丹皮15g,茯苓15g,桃仁15g,葛根60g,川芎15g,干姜10g,红枣15g,7剂,每剂服1~2日。服用3个月。

年4月19日(距初诊3年多):下肢浮肿不明显,色素沉着消退,趾甲已不脱落。双手麻木。原方续服。年2月26日:上方服9年,整体状态可,服药期间没有住院。原方改川芎20g,继续服用。

(七)肾气丸

糖尿病中后期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见小便无力或尿失禁,尿量多色清者,或糖尿病皮肤病见局部发热、瘙痒、苔藓化者,或溃疡久不愈合、色黯肉僵者,或糖尿病排尿障碍及阳痿等。

1.适用于本方者,大多年龄大、病程长,并发症较多。其人多见消瘦憔悴,面色偏黑或面红如妆,皮肤干燥松弛或有浮肿貌,缺乏光泽。腹诊可见下腹壁软弱松弛,按压如棉花,无抵抗感。易疲劳,常腰痛,足膝酸软无力、下半身发冷麻木,或有浮肿。脉象弦硬而空大,轻按即得;舌嫩胖大满口,或嫩红,或黯淡,或无苔。

2.本方宜常服,能改善体质,减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3.汤剂取效后可改用丸剂。

4.本方加车前子15g,怀牛膝30g,名济生肾气丸,有调节膀胱内压力、改善糖尿病代谢及神经功能等作用,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排尿障碍、发热感、性欲减退、阳痿、起立眩晕、腹泻、便秘等症状。

范某,男,45岁,cm/72kg,年7月19日初诊。

病史:糖尿病3年余。下肢乏力(下楼腿发软尤基),膝盖痛,食欲好,有尿等待。

体征:脸黯黑,眼圈黯,眼充血,舌淡红,唇黯,下肢皮肤干燥浮肿,舌胖大,血压/90mmHg(已服药)。

处方:怀牛膝30g,车前子15g,制附片10g,肉桂10g,生地30g,山萸肉20g,茯苓20g,山药20g,丹皮15g,泽泻20g,川石斛20g,15剂,5-2服法。

年8月30复诊:8月12日开始服用至今,改善明显。下肢有力,行走已不晃,下肢已不冷。性功能改善。脸红好转有光泽,血糖7~8mmol/L。原方20剂。

(八)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血糖控制不理想,极度疲劳、身体疼痛麻木,消瘦明显、面色苍白、舌黯淡者。本方多用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1.本方适用者多体重下降明显,皮肤苍白干燥,极度疲劳。脉多浮大而弱或沉细无力,舌质多黯淡。

2.消瘦,多加人参;关节疼痛,加白术附子;溃疡久不愈合,加黄芪。

某男,57岁,cm/67kg。年4月16日初诊。

病史:糖尿病7年。近2个月体重下降5kg。全身疼痛麻木,汗出受风则浑身发抖,易感冒。晨起进食后困倦欲眠。曾住院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耱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体征:消瘦、面色黄黯,腹软,皮肤湿润,舌淡胖齿痕苔腻,脉虚弦大。

处方:桂枝15g,肉桂10g,白芍20g,灸甘草5g,生晒参15g,干姜10g,红枣15g,7剂。

年5月7日:汗出怕风明显好转,体重增加1kg,面色改善,上午精神大有好转,胃口增加。原方加赤芍续服。

|文章摘自《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转载不当,随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4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