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马太效应,强者恒强

5月,还未入夏的月份,基金销售堪比热夏。

新基建、新零售、5G等投资主题基金,以及固收类基金,纷纷募集发行。

头部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在明星基金经理“光环”加持下,获得超额认购,提前结束募集。那些缺乏营销亮点的基金,被基民冷落一旁,延期发售或募集失败。

新基销售冷热不均、两极分化,几家欢喜几家愁。

4月28日,中融基金公司发布公告,旗下新发基金——中融鑫优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年6月29日,提前结束募集。时隔半个月,5月14日,中融基金公司再次发布公告,因中融鑫优创灵活配置基金未能满足监管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宣布基金募集失败。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开放式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人数不少于人。

中融鑫优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募集期间,没有获得机构和基民的足额“买单”,不符合基金募集成立条件。基金产品拟任的基金经理姜涛,也于5月16日“黯然”离职。

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之间,某种程度上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基金公司实力雄厚,可以引入优秀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取得绩优表现,促进了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断扩大。

头部基金公司的规模和品牌效应日趋显著,尾部基金公司的生存则日益艰难。

数据来源:证券基金业协会(年第四季度基金公司月均排名)

证券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易方达基金公司非货币理财类基金资产规模排名第一,基金净资产.83亿元。规模数据剔除货币理财类资产,更有助于评价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例如,截止年底,天弘基金总规模第一,基金净资产达到12,.07亿元,减掉12,.87亿元货币基金,规模仅剩.20亿元。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之一,易方达基金公司成立于1年4月,历经19年的发展,资产管理规模从7.49亿攀升至.49亿,翻了近倍。

数据来源:Choice(截止年12月31日)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市场行情开始回暖,易方达新发基金获得基民“抢购”。5月20日,易方达均衡成长募集发售当日获得亿元认购,提前结束募集。

数据来源:Choice(截止年12月31日)

宝盈基金公司成立于1年5月,截止年底,资产管理规模.21亿元。相比较于易方达基金公司晚成立1个月,规模却相差了近16倍。

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小,并非评判基金公司优劣的唯一标准。不可否认的是,规模大的基金公司,在品牌效应、人才结构、投研能力等方面,要整体优于小规模基金公司。

基金公司规模呈现的马太效应,单个基金产品同样存在。

基民筛选基金时,不仅考察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而且注重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以及其管理的基金产品规模大小。

数据来源:Choice(截止年5月15日)

中融鑫优创灵活配置拟任的基金经理,管理有9只基金产品,其中2只已清盘,运作中的7只基金,仅中融鑫思路基金规模超过了1亿元。

迷你型基金产品,无论在基金资产配置,还是基金流动性风险控制,掣肘基金业绩向好。

特别申明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沙漠疾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5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