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被孩子踢了一脚,就乳腺炎了

话说有时候真是怕啥来啥,让每个哺乳妈妈“闻之色变”的乳腺炎,就越怕越容易找上门。下面留言的这位妈妈,就是如此:

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我家二宝4个月了,前两天乳房被大宝踢到了,没多久就起了很大的硬块,然后就发烧,找催乳师疏通了两次,现在不发烧了,但是硬块还是在,我该怎么办啊?

哺乳期乳腺炎真是太常见了,也太容易发生,不经意的压到、孩子碰到都容易像上文中的妈妈那样,堵塞乳腺管、让娇嫩的乳房受伤,从而形成乳腺炎。那么这种外力导致的乳腺炎,大硬块存在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1、宝宝吃奶方式有讲究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乳房硬块,一定要让宝宝吸吮,移出乳房内淤积的乳汁,也不至于让乳房过于胀痛。那么孩子怎样吸奶才能更好的减轻硬块呢?几个小技巧妈妈们一定要掌握。

●喂奶时,先让宝宝吃患侧乳房

这是因为宝宝刚开始吸吮的时候,吸奶力度比较大,更有效率,更有可能让乳房硬块减轻甚至消除

●喂奶时,宝宝下巴的方向冲着硬块的部位

我们的硬块可能在乳房的任何部位,所以乳房硬块的妈妈们喂奶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孩子吃奶的下巴要冲着硬块的方向,宝宝的吸吮的时候针对有硬块的部位、堵塞的乳腺管的刺激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以前我们常用的坐姿喂奶合适的时候,可以调整为橄榄球式、躺喂等各种姿势。下图可供大家参考:

2、按摩疏通要继续

那孩子也不能总吃奶,吃饱了不愿意吃,可是乳房硬块还没下去咋办?像上文中硬块没有疏通开的情况,我们依旧要采取疏通、排奶,但是需要多增加几个按摩穴位。

第一组,乳房周围的膻中和乳根穴。乳房周围的穴位,在疏通乳房的过程中,催乳师一般都会按揉到。其作用是疏通乳腺管,让我们的气运行的更为顺畅。

第二组,后背的肩颈和膏肓穴。乳房硬块的哺乳妈妈,建议一定要按揉后背的肩颈和膏肓。有时候乳房有问题,尤其是硬块比较大、硬的时候,后背的膏肓穴附近会疙疙瘩瘩的,并不是很光滑,这就反应到我们的背部了,所以按揉膏肓穴,能够疏通背部乳房反射区,让硬块尽快消除。肩井穴,按揉到位,整个人都会精神起来,感觉肩上的重担被移除一样,所以建议乳房硬块的妈妈,按揉肩背部的穴位。

第三组,脚上的行间太冲穴。行间太冲,是一组解决肝郁气滞的穴位,在我们的脚背上。因为很多哺乳妈妈乳房硬块,除了外力是引起的原因之外,肝郁气滞也是其中之一。按揉行间和太冲,能够疏肝理气,能更快的解决硬块问题。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些穴位的按揉,要在疏通乳房之前做,这样把效果发挥到最大。

3、搭配通乳中药方剂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中药,在疏通按摩之后,用通乳饮,让硬块消失。

辩证:忧思郁怒,肝气郁滞,瘀久化热,热敷成浓;

治法:利气活瘀,通乳,佐以清热解毒;

组成:麻黄10g,川穹10g,赤芍10g,白芍10g,青皮10g,陈皮10g,桃仁10g,白芷10g,海金沙15g,甘草10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效果:某女,产后十余天,左侧乳房突然胀痛,有硬块,局部红肿,恶寒,头痛,全身不适,体温39.5°。检查发现左侧乳房中部有一扁平硬块,疼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此为乳痈初期。给两剂此药,痊愈。

注:服用中药时需遵医嘱。

有人说我们的乳房是最贵的房子,这么说一点都不为过。乳房娇嫩,需要我们细心呵护,有问题不要拖,及时解决,并且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来说,一定要做好预防,顺利安心的度过哺乳期。

催乳大师一直在你身边

上文:知道这五件事,母乳喂养一定能成功!

推荐:喂奶被疼哭?这几个原因一定要排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