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我接触了好多出生缺氧、黄疸过高,遗传病等高危因素以及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肌张力障碍、姿势异常的宝宝。大部分的宝妈都是第一次为人母,遇到这种问题比如“宝宝头后仰、竖头不稳,摇晃、不能追视,飞机手、手不能在胸前支撑”等可能不知所措。宝宝还可能哭、不喝奶、睡觉亦惊吓等问题。那么今天我将各位妈妈一起学习讨论如何在家帮助宝宝初步处理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请继续阅读吧!!!
目录1、新生儿出生的高危因素
2、宝宝生理性肌张力和病理性肌张力
3、如何处理肌张力影响的抬头与竖头
Q1:新生儿出生的高危因素一、新生儿窒息、脑出血,脑白质损伤
二、重症黄疸
三、早产儿、未熟儿、低出生体重儿
四、多胎妊娠、新生儿惊厥,呼吸困难
五、母胎宫内感染、家族遗传病
六、妈妈怀孕年龄超过40岁
那什么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发生缺氧,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困难,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的疾病
新生儿异常黄疸指黄疸迁延不退或退而复现导致的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过高会沉积于大脑的基底核等处,进而使神经细胞黄染,从而导致的神经系统的损伤,进一步导致脑瘫的可能。
宫内感染的危害在围产期感染对脑瘫的发病很重要,尤其是败血症和脑膜炎更应该引起重视,此外非常其单纯的疱疹脑炎也可导致脑损伤,其结果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或者脑瘫
什么是早产早产在我国指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时分娩的宝宝。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惊厥俗称抽风,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的常见急诊症状。它也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发作时,表现不同,全身或局部突然出现阵挛、松弛交替或强直收缩,同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Q2:宝宝生理性肌张力和病理性肌张力生理性肌张力:新生儿时期全身屈肌张力高通常是正常的,在3-4个月后被动性肌张力逐渐减弱,到6个月后屈肌张力进一步下降,伸肌张力进一步升高。
病理性肌张力:出生的高危因素导致的肌张力过高或过低
问生理性肌张力对宝宝姿势的影响
答可能“小手呈握拳姿势”、“总是爱使劲”、”头总向后仰“等现象
问病理性肌张力对宝宝的影响
答1、有明显的左右不对称体位和不对称性活动。
2、能从俯卧位向仰卧位翻身,但不能从仰卧位向俯卧位翻身。
3、立位时,髋关节内收,内旋,尖足。上肢内收内旋后伸。
4、从仰卧位向座位拉起,头仍然会或多或少的后垂。
5、仰卧位双手不能拿到正中方向。
6、原始反射残存明显。
图一为正常肌张力
图二为异常肌张力
下图为肌张力过高导致的角弓反张为异常临床表现
Q3:如何处理肌张力以及它影响的抬头与竖头宝宝的抚触和被动操目的是放松身体,增加手脚的关节活动度’有助于降低肌张力。如遇到很紧张的宝宝,建议先做抚触,手脚按摩后再做被动操
抬不起头,手不在胸前支撑怎么处理?
借助小被子作出"鸡肉卷"样放在胸前,目的是给予宝宝一定的帮助,让他在有限的上肢和头后背肌肉力量下进行抬头和手支撑
趴在妈妈胸前,原理如同上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增加母子交流和对视
保持头高屁股低跷跷板的原理进行减重,促进抬头和手支撑,注意箭头所指的方向
在妈妈的腿上也可进行
在瑜伽球上刺激抬头,可上下颠簸和前后移动,这样有利于刺进宝宝前庭功能的发育以及抬头、上肢支撑。
喜欢看视频的妈妈,请看视频
竖头不稳如何处理可参考下图
头后仰,上肢后伸如何处理取仰卧位,托着宝宝的头下,臀下垫高,使宝宝呈圆弧形卧姿以玩具诱导宝宝向前下方追视,完成头部屈曲,起到牵拉颈后伸肌群的作用,目的抑制头后仰。
腿上抱球姿势和对称性姿势,目的抑制头后仰以及手后伸,促进手居中玩的功能,抱姿也可以采取这类似的姿势
喜欢看视频的妈妈,请看视频
END儿童康复治疗师
注重发育迟缓等问题的分享
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