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花园丽水学院第十二届微型园林制作与设

丽水学院第十二届微型园林设计与制作大赛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吧~

一等奖作品

浣溪叠石

团队成员:钱磊、廖爽、夏明鸿、庄雨阳、朱珈莹

指导教师:姜华年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水是园林中流动的灵魂,让原本呆板的园林景观灵动起来,山给人一种厚实感,让原本只有植物的场景变得更加充实,将山石和水体结合起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本园路四周分散设置3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东南角,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东北西南方向各有一个次入口。主入口处布置两景墙,起到阻挡游人视线的作用,让人产生好奇的心理,从入口进入后,沿园路行至亲水平台,水系处理以丰富水形、水态,将湖面与假山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然特征的宜人景观。驳岸设计以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为宗旨,以草坡驳岸和卵石驳岸为主,湖周围设置亲水平台形成部分亲水空间,增强自然、朴野的气氛。亲水平台起到观景和分隔人流的作用,其中一条路沿湖边欣赏沿岸,一条穿过湖面到达石林。穿过石林到达廊架,最终爬至视线最高点——景亭。沿水边的小路最后也到达景亭。景亭位于视线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湖面以及西侧的叠水景观。

本方案充分结合场地特征,合理利用高差,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结合功能分布活动场地,道路,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充分利用植物营造不同体验空间。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何为寻味,第一.寻得香味,我们运用了较多的芳香植物有迷迭香,薄荷,碰碰香等植物,这些植物在你浇水的时候你能闻到他们的清香,在你触碰他们的时候你的手中将会留下属于他们的香味,想必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第二.寻得味道,我们结合了一些养生园林的理念,将它缩小化运用到我们的作品中,我们运用的碰碰香,薄荷,都是可以食用的,碰碰香打汁加蜜生食缓解喉咙痛,煮成茶饮可缓解胃胀气及感冒捣烂后外敷课消炎消肿并可保养皮肤,薄荷具有清凉解毒去暑的功效。第三.寻得童年的趣味,宫崎骏的动漫在我们的童年中是必不可少的趣味,我们的作品中用了一些小小的摆件就是龙猫等人物,营造出如同动漫森林的景象。我们的景观层次分两种,第一个景观层次是从上到下,由较高的罗汉松、六月雪作为背景也作为高层,接下来中层就是碰碰香、袖珍椰子、薄荷等。作为下层我们用了网纹草、迷迭香、冷水花、薄荷等进行造景设计在边上我们放置一块石头为作品增添了一些效果,设计中我们还设计了一条石子路,蜿蜒曲折,设计也是左窄右宽为的是给人们产生一种延伸感,第二种我们的层次分在植物中,从左到右植物的成高低高排列。形成一种小波浪状,增加一种动感。

寻味(微景观)

团队成员:葛景傲、严巧敏

指导教师:鲍华斌

二等奖作品

草露

团队成员:曹敏汤越戴文鑫周剑飞王伟琦

指导教师:韩远彬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草堂独坐生诗意,露水点滴集幽静。这一方小园取名为“草露”,意在以草堂和露水为主题描绘一个诗意、幽静的新型园林。

“草堂”象征着中国江南古典式的园林:粉墙黛瓦、写意素雅。旨在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致敬与传承;“露水”代表着现代绿色生态的雨水花园理念:活用资源,意在循坏。旨在运用其现代化的理念对古典式园林进行融合与创新,从而创造一个集古今之优势的自然式园林。“草露”即是这样一个以古典园林为造园基调框架,现代雨水花园为造园理念基础的创新型园林。

总览:先俯视全园,水体面积近全园的三分之一,其形态蜿蜒回转,开合有致;驳岸以卵石铺成,辅以草被,自然野趣、活泼和谐,总体符合传统自然式园林的水体与驳岸景观效果。二看地势,总体来看相对平坦,这是选择古典园林与雨水花园的趋势,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依照雨水花园的标准,在其间设置了更为精细的微地形。全园越往中心地势则顺势微微下沉,并且每个园林建筑的地基都有所抬高,同时,从建筑延伸而出贯穿全园的园路也相应抬高,且呈微小的两坡形;全园的最高处为与入口相对的假山群及周围植被,抬高地势,突出景观。所有微地形的运用,皆是为了雨水的下渗与汇集,达到涵养水源、灌溉植被的作用,此为雨水花园之根本。

入口及园路:

园子的大门入口,与苏州园林留园是异曲同工,我们将其设置在园子的一角,篇幅微小,含蓄内敛,以小见大。旨在让观赏者在深入之后有别有洞天之感。进门走过假山景观,看过刻有“草露”的石碑之后,园路分为两端。

园路的处理方法,与传统园林不同,为了让雨水更好地渗透汇集,因此我们遵循了雨水花园的方式,采用了疏松的铺路材料。

园林建筑及湿地、出口:

有亭、廊、榭、桥。入口进深不远处的湖边,便有一重檐六角亭,亭子可通往园中的长廊。长廊可中途改道,向北通过一座形似“小飞虹”的石桥到达园中心的水榭。或是游尽长廊,在另一端设有一四角亭,可在其中休憩赏景。水榭的东边出口,连接一木桥,木桥另一端连接园路,向北通往假山下的一方幽静、小巧的四角亭。四角亭往西走,是一片月牙形湿地,这也是雨水花园的象征之一。园路由此断开,一条平坦规则的湿地汀步连接两部分断开的园路,再往西北角走,达到出口。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吊兰似仙鹤,匿在水岛中,清洁亦素雅,不似水一方。

注释:吊兰就像仙鹤一样,它藏在湖中的天地里,素雅清洁,志趣高尚,不像坐在水另一方的我。

团队成员:鞠文浩、夏凯恩、陈雯、林彦池、毛倩倩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潺潺落水为主题,着重突出水在这座别墅庭院中的中心地位,将中国古典庭院建筑与现代建筑结构艺术融入作品,全园划分为中南部建筑区,中部桥岛区,中东部观岛区,东北部落水区,西北部休憩区,西南中南部游览区。全园共分四个节点:水中至趣仙鹤岛、水北落水怡神山、水南魅力别墅城、水东在水一方轩,以微步桥作为陆地与仙鹤岛相连的唯一通道,以凌波桥作为建筑区与游览区的近路。全园建筑布局有理,建筑制作精美,颇费心血,凝聚了团队每位成员的汗水。

制作过程:在确定好设计图稿后,我们先对木框进行了初步处理,包括铺泡沫板,造湖,铺水泥。随后展开了接近五天的模型制作过程,尤其是水南别墅,精致至部分门窗可开可合,在布置好建筑后开始铺土配植,完成制作。

用典:

仙鹤岛:并济刚柔簇簇生,清风飘动颤金藤。翩跹仙鹤凌空舞,雪朵洁姿绽玉容。

——七绝《吊兰》

凌波桥、微步桥: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曹操《洛神赋》

徐来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赤壁赋》

在水一方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诗经·蒹葭》

洛水怡园

团队成员:鞠文浩夏凯恩陈雯林彦池毛倩倩

指导教师:杨承清

梦园(微景观)

团队成员:莫学飞戴俊妃

指导教师:袁留斌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第一步:准备种植土,将珍珠岩和黏土混合,增加营养物质;

第二步:做出微地形,呈现更好的景观效果;

第三步:选用袖珍椰子、罗汉松、金鱼草作为背景植物,也是中高层植物景观,用红色和绿色的网纹草作为低层植物搭配,用合果芋和吊兰作为点缀搭配,取较好的苔藓植物铺设空余场地作为草坪;

第四步:选取合适的位置摆放小摆件作为装饰;

第五步:做适当的调整使整体更加和谐完美。

我们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巧手筑梦。瓶子里的世界与世隔绝,里面每一个场景都是梦想中的世界,一沙一石、一屋一树都与这个喧嚣的世界截然不同。或景区、耕田,山涧石路,炊烟袅袅;或穿着绝美嫁衣,与心爱的王子携手共度幸福。我们的景观瓶没有设计园路,正是体现这种梦幻的感觉。在日常养护方面

1.浇水苔藓喜欢潮湿的环境,并非需要大量的水分,忌把苔藓淹没在水里。喷壶洒水一周2-3次。

2.阳光微景观需要半阴的环境忌阳光直射,放在窗台或书桌等半阴的环境里,切记太阳暴晒。

3.通风通风透气利于瓶内空气流畅,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4.季节夏季天气闷热,洒水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春秋参照养护即可,冬季尽量放在室内,温度5度左右,洒水适当减少。

三等奖作品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主题:海纳百川,万元归一。

作品简介:本方案以“川海归一,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为本园设计制作的主题。旨在打造一个体验至上的休闲公园。时分离,时交汇,时宽广时狭长,不同形式的道路拟绘河川。道路相会于中心的海螺图案广场,拟作中心海的形象。自然式”川”字形水体伴于广场前,即开即合,皆是模拟河海入汇的意向以体现川海归一。

全园最高处为西北部的假山石,东南部设水景。遵循自然,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植物;材料环保,就地取材,给人以良好的体验,健康又愉悦的心情;以做工精致,植物搭配层次分明,色彩多样,形体优美来体现秀美的理念。园中主要景观包括:西北部假山景观取名为枯水山,水也不是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给人类和大海的,枯水山是提醒人们,珍惜保护水资源。高大清秀的文竹立于山石之上,粉色石竹花隐现与山体与绿叶之间,广场旁长环形廊架位袖珍椰子下,散发着海洋风情。东南部创意式现代亭清风亭在岛屿小景小卧于东南一角,可转动的叶形小亭立虎耳草丛之中,清风徐来,虎耳草花与小亭相伴摇曳。与小岛相连接的小桥流水景观与其延伸到次入口的一路青葱小蕨。主入口处用假山石做了一处障景。

制作过程:首先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所收获的包括手工建筑的制作,植物造景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鼓励和体检。其次感谢我们所有的队员所付出了努力和不懈坚持,和与我们一起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的所有队员。我们顺利的完成的本次微型园林的设计制作。即使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争执,最终我们很还是很好的解决了。

川海公园

团队成员:李春霞刘璐余睿

指导老师:李婷

流水禅园

团队成员:郭烽王莎娜张烨晨陈敏朱钱铱

指导老师:李婷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主题:包容绿色秀美生态禅园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竹居,一眼清泉,一条长廊,清纯而又简单,绘制成了我们充满日式风情的禅院。

如果说中国园林是“人工之中见自然”,那么我们今天设计的禅院就是“自然之中见人工”。人类从起源开始就对自然怀有崇敬的态度,圣人之情怀又亦如此,人类也因此进步。

“流水禅院”在选择景观方面也别具匠心,我们没有精美制作的规整人工气息浓重的建筑,我们就地取材,通过大自然中的天然竹子拼接成我们的竹桥和我们的茶亭,目的也是为了将纯朴,清宁的至美境界融入其中。

佛本为佛,禅本为禅,就在于它的“包容”,他包容万物,对天下苍生慈悲为怀,而自身淡泊明志。一座简简单单的茶亭和枯山水的小院子,处处体现着我们的禅意。在纷繁的大千世界,禅意的慈悲包容便是一抹最为清新的绿色。

长廊的设计也颇具特色,整体结构以暗色调来突出高处的竹亭,同时在小细节上,廊架的挂落也采用细竹条来编织。

总结:潺潺的流水将禅意带到了整个禅院,绿意十足的竹雅居坐落在整个禅院的最高处俯瞰全局,同时与低处的邻水廊架相照应,园路的铺装采用纯朴的碎石与细沙,着重体现出包容万象的自然界景观。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园林实际比例为70m*70m,以湖心岛为主景。园林总体平缓,在一角堆土为山形成至高点,设置观景的木质平台,平台不仅作为观景点,也直接连接入口大门。同时,在平台的左侧就是园林的制高点,在此地安放供人休憩的亭子。山下有一木桥连接园路和湖心岛,岛上同样设置亭。在木质平台的对面有一座木屋,在木屋和岛之间同样有一座桥连接彼此。在屋的左侧是碎石和假山组成的寒潭。

制作过程:小组成员各自在速写本上画出各自的园林草图,在讨论之后确定最初的方案,在这方案上进行修改,再将修改的方案以cad的方式向指导老师寻求专业的指导。在确定了最终的方案后,前往大棚开始模型的制作。裁出1m*1m的泡沫板(两层)作为地形的基础,在基础上裁出其他零件作为地势。将模型的平面图绘制在泡沫板上,作为最终的确认,沿泡沫板上的线挖出湖面。将水泥均匀的抹在泡沫表面(水泥层厚在5mm以上),在水泥干前,在湖岸镶嵌圆石。隔天,确定水泥干后抹上防水涂料。再过一天,在地基上置土层,种植植物,铺设园路,放置建筑。

山水园林

团队成员:钟金韵罗朝汉熊小玲王天爱王俊茹

指导老师:杨承清

墨(微景观)

团队成员:陈瑛邵琳

指导教师:鲍华斌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一、作品简介

取材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诗雅韵。作品取名为墨。

竹为全景的中心,其下有假山绿植为辅。一气呵成,浑然天着。

其寓意取自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小雅·出车》。即颂春,万物欣欣向荣。草长莺飞天。

二、制作过程

1、加入隔水砂石,厚度约0.8cm,然后用小铲子铺平。

2、将防水纱布裁成合适大小铺在隔水砂石上。喷水湿润,它具有吸水保水和防止种植土渗入隔水层的作用;

3、加入种植土,用小铲子和手调整坡度,前景部分的种植土用于固定苔藓,无需过厚,背景部分的种植土大概是前景部分的三倍,约3cm;

4、将植物的根部插入种植土,另一只手扶住植物上端,然后拨土埋住植物根部;尽量贴近玻璃壁、从高到低依次紧密种入植物;

5、将假山石和人物放入玻璃杯合适的位置,轻轻按压,使其固定;

6、用手将苔藓掰成合适的尺寸,用筷子夹住苔藓部位,另一手拨开植物叶子,将苔藓放入瓶内合适的位置;

7、铺上鹅卵石和白色砂石装饰道路

三、过程分享

首先我们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都需要最大程度的去配合我们所要去表现的园林构思。所以我们选择了文竹,突出表达隐士的田园是怎么样的氛围。去表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立意。园路的自然古朴和假山砂石之间的相辅相成也是我们想要表达的。过程的制作中我们存在很多困难和分歧,够我们选择的植物不多,所以我们尽量选择低矮朴素的植物来表达。在颜色上也尽量不单调乏味,希望更多的表现出林的幽深,虽然仅仅方寸,也有让人遐想的空间。

最佳创意奖作品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生命回旋,有挫折,有苦难,有欢欣,有喜悦,众生所向,道之所在,生命生生不息,自然生生不息。

作品简介:

此次微型园林的主题是绿色,生态,包容,秀美,因此,我们想到了生命,因为我们认为,生命是充满了包容与秀美。

这次的微型园林我们使用了透明塑料板,用透明塑料板制作了一个悬浮在水面的框子,装上泥土植物,使它成为了一个悬浮的小岛,又花了几天的时间使用透明塑料板制作了一个空中平台,雕刻了蝴蝶,用雕的蝴蝶作为围栏,其上有一个玻璃栈道,代表了生命中的挫折,但是,只要充满勇气,就一定能够克服。

四条类似螺旋的楼梯,说明生命起源的DNA,也象征着宇宙的大爆炸带来了生命的奇迹。

天圆地方,宇宙起源,这一切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包容与秀美,蕴含了古老的智慧。

水榭,方亭,廊架,石子路,构建起回环。

山环绕着水,起伏的地形配上各种花草以及大大小小的假山石,体现了绿色,生态的原则。

透明的建筑,在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冰一般。

我们知道生命有许多苦难,有许多挫折,但是,同样也有快乐,攀登,战胜自己,然后,达到顶点,体验一览众山的感觉,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并为生命的意义而努力。

生命回旋,有挫折,有苦难,有欢欣,有喜悦,生命生生不息,自然生生不息。

1:75

制作过程:

我们使用了透明塑料板,用透明塑料板制作了一个悬浮在水面的框子,装上泥土植物,使它成为了一个悬浮的小岛,又花了几天的时间使用透明塑料板制作了一个空中平台,雕刻了蝴蝶,用雕的蝴蝶作为围栏,其上有一个玻璃栈道,这些由塑料板制作的建筑花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但是,效果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生之所向

团队成员:史珊舒婷黄阳艳朱晓妍

指导教师:刘瑞瑜

优胜奖作品

静悟林

团队成员:陈玉楼倩羽陈秀梅韩希蕊韦伟慧

指导教师:姜华年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静者,清心而寡欲也,无欲无求,自然悠闲

作品简介:

该设计以“禅”为主题,结合佛法道义,营造出宁静悠闲的环境。全园有一主一次两个出入口,主出入口在南,为门庭的形式,次要出入口在北,为花架的形式。三条主园路通向园中主体建筑清茶馆。建筑背山面水,水从山下,结合佛像形成独特的瀑布,体现主题。假山配以竹林,林下配竹林小径,通向后门。沿路而来,高处建亭,作为园中制高点,可观全园。园中东南靠墙设长条形半边廊,提供休息设施。

茶可以清心也,清心,静悟,更加悠然自得。

制作过程;

先在木盒底部及周围盖上塑料布,边缘用钉子固定。然后把泡沫板铺在底部,抬高整体景观。在泡沫板上挖出下沉水体形状及深度。然后浇上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及防水材料。盖上一定厚度的培养土,将事先做好的建筑模型放到相应的位置上,混凝土浇出园路走向,铺上条形木板,缝隙处撒珍珠岩,形成园路。假山石堆砌成假山景观。在合适的位置做植物配置以及小品进行点缀,空余的地方铺上苔藓地被。最后给植物浇水,以培养土浇透为准。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贞元五年(),陆羽西入江西,寓居于上饶城北东冈,自号东冈子。他在屋外开辟茶园,凿泉取水。而我们本次作品,就是建立在还原陆羽故居的想法而形成的。陆羽,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流水潺潺,小桥浮翠。木平台建于开阔水面之上,微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树叶穿过,留下星星点点。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伴随着草木的清香,漫过全身。耳旁没有喧闹的人声,眼前没有嘈杂和零乱。这是我们组对陆羽故居的解读。

本园区主要分为入口区、安静休息,垂钓区、水生植物观赏区、水上活动区、文化娱乐区。入口处孤植一株古茶树,使游人对本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激发游人的兴致。园区东南角半山腰上的观景平台以及山脚下的小院落面对开阔湖面,可遥望对面观景垂钓平台,是休息、品茗、对弈、日光浴的良好场所。园区南边独辟茶园小径,上铺洗米石散置步石,枯山水式小径更衬的环境空灵清远,园区中心水面分为大小湖,横跨长桥,在桥与驳岸围合的水面中种植睡莲、凤眼莲等水生生物,形成“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景观,水中放养锦鲤,鱼弄荷影别有一番情趣。又因湖面面积较大,荡舟其中,满足游人的亲水心理。在园区的西北角,坐落着一座茶楼,楼后大面积配植翠竹形成独立竹景,提供给游人休憩休息及文化休闲的场所。

全园根据景观意境不同可分为:茶林漫步,传承小径,春湖水暖,鱼戏碧莲,茶香四面,水芳岩秀。

尘世

团队成员:周黎俐章梦婷张旭东钭俏珺陈琦

指导教师:姜年华

梦回牡丹苑

团队成员:张凯迪黄彬理冀星月赵天国陈家辉

指导教师:刘瑞瑜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本次设计场地为正方形,面积大小约为平方米。该微型园林的设计主题为爱情,借鉴了丽水当地文化——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漫步在园中随处可看见牡丹亭戏曲中的元素,让人好像身临其境般,柳梦梅与丽娘两人的爱情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本苑的入口是以一个宽阔的木质平台呈现给大家的,在达到此平台之前设有几级台阶;在木质平台的正前方,利用了园林艺术当中的障景手法,设有假山,阻挡了人们的视线,达到了分割景物,引起人们对本苑的好奇心,以及使本苑更具有层次感的作用,走过该假山则客观上到主景点——牡丹亭;在该苑东侧设有长约12米的爬山廊,使其与地形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园林景色中体现自然与人工结合之美,配合园路,构成全园交通,游览及各种活动的通道网络,以线联系全苑,在该廊的尽头设有假山堆,丰富了该苑的景色;在苑中的西南角,根据所处地势较高,修建了双亭,所谓“亭者,停也,行人所停之处,”既体现了苑中的主题,象征了柳杜两人的美好爱情,又可使游人在此休憩,欣赏到全苑的景色;在苑中的西侧有一个花架,与花架相接的园路过后是一片花林,寓意着柳杜两人的美满结局。弯曲的园路也代表着两人的爱情路的曲折。本苑的特色之一是主景的外轮廓是牡丹,我们采用有机玻璃为材料,搭建连接牡丹亭和岸边的桥,让人走在上面就像在水上散步。我们还将在池岸边加上粉色的LED灯,玻璃桥上加上黄色的,这样晚上从园子右上角和长廊上俯瞰园子中心就像一朵牡丹,充分体现了主题思想。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出自金庸武侠小说名著《天龙八部》回目名称诗词,意为环境清雅宜人,安静闲适的地方。

本次规划的私人别墅位于城郊,总面积约为平方米,整个绿化区域呈凹字形,庭院大致分为五个功能区:中心区、车库部分、生活区、休息区、绿化区。带有水景和池子的别墅庭院设计,让整个水榭别苑更有诗情画意,充满生机,中心的水景部分是整个设计的亮点。东面的木质的听香亭不仅是夏天乘凉赏景的好地方,还可以供主人在这里下棋,聊天等,南面配有烧烤活动平台供主人与朋友休憩娱乐。在阳光的照射下,主人邀上自己的好友坐在西面位于屋后简单大方的下沉庭院座椅上,品茶、谈人生,或者纯粹的沐浴阳光,都是一件极享受的事情。同时在庭院前还建造了泳池,夏天可尽情嬉水。

制作过程:5月13日周六正式开始第一次制作,由开始的毫无头绪到每个组员的慢慢摸索和老师学姐的共同指导逐渐步上正轨,铺泡沫板、定位置、和水泥、做建筑模型......5月17日因为我们的防水措施没有做好,于是把开始铺好的泡沫板和水泥全部拆了重新再来,尽管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但是对我们来说非常的宝贵,每个组员都更加有干劲,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五天过去了我们加班加点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这幅充满自己心血的作品!感谢这次比赛让我们更加热爱园林这个专业!

水榭别苑

团队成员:黄俊达董能树郭敏吴苑榕

指导教师:杨承清

踏石寻绿(微景观)

团队成员:甘可颖李可

指导教师:袁留斌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该设计主要以绿色植物景观为主,地势从北至南下降,南方红豆杉作为整个设计的制高点,周围和底下搭配一些中等大小或较小的植物,同时以一些有色树种作为点缀。最低处是水流与砂石,道路穿过水流,让人更亲近自然。

制作过程:在瓶子底部铺上一层隔水层(沙和石子),再用泥土制造所需的地形地势。对植物进行选择搭配栽至瓶中,最后浇水。

其他作品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本作品运用大量的水体,高低起伏的地势,再配以各种绿植,从而来营造出山野的清净之地。

净:绿树成荫,独自一人坐于亭子之下,目视远方,可见山石,中景为湖泊,近景则为一小汀州,坐拥于如此美景之下,赏景,心静则净。

清:水清,山青,树青。

起身,沿着小径向东行走,沿路可赏各种绿植,漫步至岔路口,向西通过小木桥便可至汀州,向南是山石景观;可踏着石块,涉水而过;左侧为山石流水,右侧可赏莲。上岸后继续向前,可越过一处小树林后便又回到了亭子,可小歇一会儿,亦可在亭前的浅滩嬉戏,再或是泛着小舟,游湖欣赏,别有一番风味。

过程分享:

第一次尝试制作微型园林,虽然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但都被我们一一解决了,也定期完成了作品。是一个很难忘的经历,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即使最后作品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我们很享受制作过程,因为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收获到实践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

静清园

团队成员:傅东示周琪戴雯笑郭德瑞

指导教师:韩远彬

容与

团队成员:杨婷蒋芸忆

指导教师:袁留斌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理念:庭院一方,有容襟怀。古往今来,四方庭院都有着表现主人气节与胸怀作用,小小一角或许承载着广厦的抱负,又或实现着庄生的浪漫。

植物配置:文竹、金边络石、虎耳草、六月雪、铜钱草、蛇莓、桂花苗、麦冬、紫叶酢浆草、四季海棠、吊竹梅、羊角吊兰、大金发藓、东亚地钱藓、尖叶匐灯藓、南亚白发藓、小铁线蕨、海金沙蕨。

作品内容:由植群围合的休憩平台。作品中,我们用细腻的苔藓、络石、小蕨类等植物展现清幽士隐般的院落环境。高低不一的文竹做主景,如文人最爱的竹子一般,胸有气节亦沉静隐逸。不同高低植物搭配出层次,仿出密林植丛的幽景,同时堆山形成起伏变化的地势,植物疏密结合,两个主要植群呼应形成对景。用有棱角的自然山石式的石子做挡土石,优化边缘协调景致也起到“园凳”的作用。大地色陶板铺成小小一方平台,地上列象棋棋盘,两个扁平的石块当对弈相坐的蒲团,供闲时饮茶手谈。

制作过程:

1.构思景观:绘制设计图纸

2.制作滞水层:在景观瓶底面铺上两层食指大小的卵石,填上细沙。

3.填土堆山:在滞水层上铺上过筛的园土,营造山形,放置挡土石,铺上陶板平台

4.植入草木:植物由大到小种植,调整搭配,休整山形,铺就苔藓

5.收尾工作:清理陶板上泥土,留白处撒入珍珠岩,浇水,放置阴凉处。

过程分享:景观瓶的制作需要用到很多小植物,我们在寝室楼下、路边花坛和小树林里找到了很多小巧可爱的花草,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有许多美丽的小东西哦。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我们的作品名称为山间野趣,远处是茂密的树林,近处是葱茏的草地,那边的假山下还有一对老人在对弈。眼前这一片亮丽的风景动人心弦。微景观生态瓶的制作有许多要领需要掌握,装土量、土坡的斜度、植物的高低搭配和疏密布置等,都需要格外注意。

过程分享

开始制作时,总是有诸多的问题,植物不够挺拔、色彩搭配不够丰富、苔藓没有覆盖泥土表面等。在老师的指导和纠正下,我们开始逐渐熟悉操作流程。“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我们看景观是从瓶外向瓶内看,所以要把叶子的正面展示出来,还要模拟阳光的方向,以此来确定植物的种植方向。平时都只是在平面上作业,并不能知道实际效果如何,生态瓶虽小,但却包括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各大环节。园林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并不能像其他专业一样可以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实践,毕竟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设计建造一座公园。通过生态瓶可以以小见大,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践环节的缺失。

制作过程

1.找到玻璃瓶,选好材料,砂石,沙土,筛好培养土,小石头

2.根据构思选择植物,苔藓,虎耳草,各种苔藓,假山,小人…

3.在玻璃瓶底下铺一层薄薄的砂石,接下来再在砂石上铺一层沙土厚度同上,再用培养土打底铺成我们构思的所需地形

4.把所需要的植物从营养盆里分离出来,尽量保护植物根部,先把大型的植物种入玻璃瓶中,再固定假山的位置小人的位置,再在四周种植搭配主要植物的小草本植物,再在四周铺上事先准备好的苔藓,再在苔藓上嵌入小石头,铺成一条完整的小路,作品完成,浇水

5.把没有用到的植物整理好放回原处,整理垃圾,在景观瓶上写上姓名班级。

山间野趣

团队成员:王滢雷燕妮

指导教师:鲍华斌

清逸园

团队成员:李伊娜陈志亨董海娜杨夏风潘云江

指导教师:徐传保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清逸”即为清新而又简单的意思,也是我们这次微型园林设

计的主旨,意在创建一个清新简单而又令人舒适的园林。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是生活在城市中,每天被钢筋混凝土和玻璃

所包围,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逃离城市,来到一个自然舒适的地

方,感受自然的气息。因此我们设计了这座清逸园。

当你置身于园中时,你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世外桃源的

宁静,真正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感受。

当你置身于湖畔小径时,会感受到微凉潮气、清新怡人。真正

感受到“半日浮水入似出,日耀洒光影重重”的夕阳美景。

当你置身于茂林修竹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心清气爽。真正体

会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绝妙意境。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注释:然:大自然农庄欢:欢乐快乐

晨曦微露云必至,东湖泛舟情意绵。

西门佳人婷婷立,三里莲池踏碧桥。

子携琴笛击钟罄,曲水流觞遇佳音,

清雅小筑人至立,怪石坡外红叶林。

作品简介: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公园也随之繁荣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精神压力很大,身心疲惫,他们需要一个释放压力的平台,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因此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将城市中还未开发的自然湖泊改造为城市公园,让城市的人能够在工作之余得到放松。

我们的公园采用的是中国式园林,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其中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建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当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

中国式园林和西方园林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自然山水通过艺术、哲学和文化方面的深层提炼,浓缩后在城市中再现,将大自然引入城市。这与西方几何式的、将园林作为建筑空间外延的传统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城市公园和谐地衔接了现代都市和美丽的大自然,公园的设计更是遵循“绿色生态”的理念,巧妙地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更加体现了中国文化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魅力。

制作过程:1.确定设计图2.在木框中铺好泡沫板,造湖,并用水泥定型3.铺土层并种植植物4.将手工制作的建筑物放置其中。

然欢园

团队成员:蒋至立,陈婷婷,周小红,周必铙,赖小东

指导教师:杨承清

晨星之滨

团队成员:鲁鹏飞翁博文吴振包浪靖黄文城

指导教师:徐传保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由山石植物围成的水池为中心,前景为小型山坡,前景与清澈的池水相衬托,池旁及背景为丰富多样层层叠叠的花木拥簇,成为繁与简的对比,生态气氛亦浓。前景中,山坡中央立着一个园亭,山坡在整个园林地势最高,中央亭也成为了地势最高点,在此处,整园景色尽收眼底,亭子前后植有搭配的乔木灌木。蜿蜒的园路围园一圈,连接园林中的各个小品及建筑。入口广场设有一个轩,供人聚会休憩。连接入口广场的是通往中央亲水平台的木桥,在木桥左边是静水池,还可以观赏水中的小岛,木桥的右侧是荷花池,生意盎然。亲水平台设在山坡下方,有足够大的空间供游人活动,而且山石中间留有一条石道,可以穿过乱石,一直向上直到地势最高的亭子处。水池的水源由左下角引入,在左边保留原地势并且美化两岸,一边铺石立上假山,借鉴日本枯山水园林手法,并且加以创新,配合与假山石相配的植物,构成一个小型活动区,另一边加大植物的比例和搭配,设立亭子,在此处可欣赏水景。园林的右侧园路横穿过一个廊架。不仅仅提供休息的场所,而且廊架临水,有很好的视野和风景。朝霞出现的时候是圆林风景最好的时候,岸边的植物建筑高低起伏有很强的层次感,在山坡视野最开阔的园亭中眺望整个园林,朝霞与山石植物驳岸都倒影水中,故名“晨星之滨”。采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手法创造出一种小中见大的山水式园林。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我们组将一座环形的花架矗立在公园的中心,四周修饰以精心修剪的绿篱,前方的水体景观亦将景观的氛围营造的十分热烈,西北侧广场与带有热带气息的绿植,共同组景,一静一动的手法,将公园的南岸风情完美塑造。

方亭:临水建亭。静与动的对比,观赏丰富水面的景观,堤岸与陆地相连。亭贴近水面可以休息、纳凉。花架:由立柱和顶部构筑物的形式构成,是能使藤蔓类植物攀缘并覆盖的环境小品设施。花架可作遮阴休息之用,又可点缀园景,接近于自然。假山:雄伟、磅礴富有力感的山石景,栽培植物,进行绿化,点缀风景,分隔空间,增添自然生趣。叠水:利用山坡地设计叠水,叠水暴露于阳光之下,更显其水态活泼多姿,晶莹灼烁。石径:随山就势,迂回曲折,逶迤蜿蜒,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深。广场:美化环境的同时更为人们提供了观赏、休息的场所。

在制作微型园林的过程中,我们充分的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体验和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圆镜园

团队成员:江苑怡黄颖异卢思豆蒋一鸣余俊浩

指导教师:徐传保

风情园

团队成员:张金琳丁丽萍邬璇璇何天楠吴琴霞

指导教师:刘瑞瑜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品简介:

本小组微型景观——风情园的设计理念是将环境的绿化美化与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更加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休憩环境。幽静小道外侧栽种的是开花树木,春夏秋冬给予不一样的景观,落叶或花朵凋落时,小道上增添柔美之感。里侧铺满葱绿的草坪,并且放置长椅方便人们休息,而中间是设计成吉他样式的花坛,周围及内部环水设计,可以养几条小金鱼,不失生气。琴弦是一条小路,通过它走入整个景观中间,可以让人们更贴近感受整体布局。我们之所以选择与音乐元素结合是因为,音乐是纯粹的,音乐是共通的,音乐能给人力量甚至能治愈人的内心。坐在旁边放置的长椅上,闭上双眼,让自己彻底放松,静静感受自然的气息,还可以听到鸟儿的歌声,仿佛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整个风情园由一条石子路贯彻,沿着石子路走一圈可以浏览整个园区的风景。石子路的外围以树木为主。高大的乔木围绕成大片的绿荫,创造了一个幽静清新的环境。当然也有小山丘和假山运用其中,增加趣味。石子路的内侧以“吉他”为中心。在“吉他”琴颈的左侧设有巨大的花坛,五颜六色,姿态各异,芬芳四溢的鲜花与园林的主色调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撞色的视觉效果为整个园林增添了生机。在“吉他”琴颈的右侧,设有一个凉亭。凉亭既增加了园林的美观,又为人们提供了休闲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凉亭中乘凉,静静享受自然的意境,也可在凉亭中打牌下棋,文化与生活并行。石子路的沿途中还设有种植藤蔓植物的凉亭,创造出一种文艺浪漫的氛围。沿着石子路还设有座椅,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石子路内部的其余地方都由草坪填充,留白的设计更开阔了整个园林的视野。

此园结合了西方吉他的形象和东方传统景观的形象,运用各种植物、假山、凉亭、水体等等园林小品,创造出色彩丰富,高低错落,疏密适当的休闲园林。这是一个拥有观赏性和功能性的园林,是东方与西方的结合,是创新与传统的结合。风情园的初衷是想给厌倦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融入自然的机会。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竹隐主要作为休闲娱乐之所,取古代隐士避世之意,表现园子的隐逸,在园中,我们搭造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取至高点造景,作为整个园林的重心,名曰来烟(1),纵观全园,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同时园中又有亲水平台名曰池玉(2)可供游人玩乐,既可垂钓于江湖,又可观景于江畔,表现出悠闲,欢愉之感,其实也暗示世人,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想法;大片的竹林,不仅取竹坚韧挺拔,表现出竹林勃勃的生机,还有宁折不弯的气节品质,同时表达中国文人墨客对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长青等生长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的赞美;表现出对竹子气节的钦佩尊崇,取其曲径通幽之意来体现本园主题。总体采用绿色,一方面表现出竹林勃勃的生机,另一方面表现出现代生态对于自然,环保,健康的追求,同时还表现对自然地向往之情

(1)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2)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创意来源:竹之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影

团队成员:楼阳平王婷婷齐琳菲孙毓敏

指导教师:李婷

城市蔬菜广场

团队成员:高丽阳孙婷嫣魏璐陈耀萍叶挺

指导教师:韩远斌

上下滑动

查看作品详情

作品简介:

我们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个新颖的城市花园,我们把蔬菜作为绿化蔬菜打造出一个蔬菜广场的概念,在不大的城市绿地营造一种别样的舒适氛围,同时小桥流水的景致下涵盖了当下最时新的概念---海绵城市,河边湿地景观还用以将雨水汇集并作为绿地灌溉并为建筑盥洗提供用水。作为一块不大的城市绿地,在保证景观效果和绿地率的基础上我们力求做到生态性,我们将这种生态理念做到每一个细部,不管是屋顶绿化还是城市花园,我们都从这些角度进行了一些考量。当下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基础上,在设计之初,我们就想将一种贴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融入进去,然后就有了我们蔬菜广场这样的概念作品,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让想要远离喧嚣的人心境安宁。

制作过程:

首先,当然是设计图啦,有了令人满意的设计图之后就开始施工。施工第一步是用泡沫板垫底,在泡沫定下相应的位置,主要是水体的位置。第二步是上水泥,因为做的是海绵城市的概念我们的初步地基是设计成坡度的,这一层水体高度并不深,然后我们铺设不防水的驳岸,第三步铺上园土。第四步,按照设计图纸布置好细部。第五步,细化完善。

制作分享:

我们的制作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从设计图到施工,甚至细化一棵植物的包涵了每一个组员的想法,我们再三修改最终定稿,然后动工!一开始我们落后于其他小组的进度,比划着第一个上交日期,我们组员几个甚至拿着台灯晚上去大棚赶工,在连续几个工作日之后,在粗调和精调都完成以后,我们的作品终于从雏形长到令人欢喜的模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互助论坛
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fcs/1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