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点点热起来了,大街上穿着短袖溜达的人越来越多。小心不要感冒哦!
说到感冒,别以为只是打喷嚏咳嗽,扛扛就过去了。有人感冒后竟然身体瘙痒难忍……
病例
曾某某,男,33岁,两周前外感后出现颜面、前胸、双上肢红色皮疹,成批出现,伴瘙痒,给予开瑞坦片等药口服,皮疹未见明显消退,瘙痒难忍。
来诊见双上肢、前胸散布红色皮疹,有抓痕,瘙痒明显,伴发热咽痛,口渴,纳不佳,眠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西医诊为荨麻疹,中医属瘾疹,证为风热郁表、热伤血络,治宜疏风清热,凉血通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麻黄3克,连翘15克,赤小豆12克,水牛角(先煎)30克,丹皮12克,赤芍30克,防风5克,荆芥8克,薄荷6克,蝉蜕10克,金银花12克,七叶一枝花12克,凌霄花10克,白藓皮15克,桔梗8克,芦根30克,生甘草12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皮疹快速消退,发热咽痛消除,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上方去麻黄、桔梗、薄荷、荆芥、金银花,加茯苓15克、麦门冬15克,服14剂。
三诊:皮疹消失,诸症稳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治守前法,续服14剂。
四诊:诸症稳定,祛风通络,以巩固疗效,未见皮疹复发。
王新昌博士的话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粘膜过敏性疾病,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瘙痒为特征,中医学称为“瘾疹”或“风块疹”。
本病病因常为外感风湿热邪或阴虚血燥而复感外邪,外发于皮肤所致。
本案为风、热、瘀胶结,郁于皮肤,经气不利,气血壅滞,以血热风盛为主要症候。治疗当以疏风清热为主,辅以凉血通络,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犀角地黄汤。方中连翘、赤小豆宣透表邪,清热利湿,配以小剂量麻黄增宣透之攻;水牛角凉血解毒,配以赤芍、丹皮凉血通络;蝉蜕、荆芥、防风、薄荷、白藓皮助疏风透疹;金银花、七叶一枝花、凌霄花助疏风清热之力。
诸药合力,共奏清热凉血、疏风通络之功,使肌表之风热外透,血脉之瘀热内清。
专家介绍王新昌,教授,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中医风湿病)后备学科带头人。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4项,发表论文40余篇。
入选浙江省人才工程、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才。获得“年度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年度浙江省卫生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年度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现任浙江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长期从事大内科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免疫相关性疾病,主要在风湿类疾病、皮肤类疾病和免疫紊乱和低下导致的疾病,如风湿类疾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湿痛、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皮肌炎、硬皮病、雷诺病、结节性红斑、痛风等各类结缔组织病,及风湿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皮肤类疾病的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皮炎、银屑病和慢性皮肤瘙痒症等各类皮肤顽疾;以及其他免疫低下导致的如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各类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隔周五元泰堂坐诊,最近坐诊:5月6日
栏目协办:诸暨市元泰堂名中医馆(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需要多少钱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