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医夜谈咀嚼拒绝

生医夜谈·期

让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情景……

半夜十一点熄灯的宿舍,和昏昏欲睡的你。

你想赶紧睡觉,毕竟眼皮已经抗议并且明天早八。

但你还不能睡,毕竟早八课要收的作业还是一片空白。

你需要什么东西来提提神,你会想到什么?一罐浓咖啡?一杯浓茶?还是一颗薄荷糖?

AorBorC?

其实,另有一种更强有力的提神食物……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

“槟榔加酒,永垂不朽!”

然鹅…且慢!在你开始激动之前,先看一下这张表。

槟榔可是位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是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

1

悄无声息,侵入生活

或是出于好奇心,或是听说槟榔可以提神抗疲劳,不少年轻人在无意识中接触到了槟榔。

槟榔有时也会作为一种社交媒介,就如同见面递一支烟,他人赠与的槟榔也会成为伸向我们的第一只魔爪。

更可怕的是,槟榔不像香烟那样被熟知危害健康,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槟榔产生了依赖。

#“喜欢尝鲜是年轻人的特点,其实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槟榔体验并不好。

嚼过之后,先是感觉头晕,胸闷,紧接着就是心跳加快,一股锁喉的感觉令人几乎要打,难受至极,很多人会发誓今生再也不嚼槟榔。

但,那只是一种初体验。年轻人的好奇心、不服输以及从众的群集效应,让他们又开始第二次、第三次,逐渐成瘾而沦为槟榔的忠实客。”

2

小小槟榔,伤害无穷

槟榔咀嚼块中的致癌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其他因素。(《食用槟榔及其与口腔癌间的关系》(邵小钧席庆))

我们可以理解为魔法伤害,物理伤害,附加伤害。

“魔法伤害”的主要来源是槟榔碱。

槟榔的生物成分非常丰富,主要有生物碱、鞣质、脂肪、槟榔红色素、氨基酸、淀粉和树脂等。

槟榔生物碱是槟榔的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和高槟榔碱等,其中以槟榔碱和槟榔次碱为主,质量最高。这些生物碱通过亚硝基化作用,变成硝化衍生物,多酚类成分自动氧化释放出活性氧等均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物理伤害”来源于反复咀嚼的动作对口腔黏膜的反复摩擦、刺激,即槟榔果壳本身的粗纤维以及坚硬的果核对口腔黏膜造成的机械刺激。因为在食用槟榔时通常将槟榔置于颊部,所以容易导致颊部和舌部的黏膜病变。

在这种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了口腔黏膜由慢性炎症到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槟榔的危害还不止于此,还有许多“附加伤害”

包括不合理的生产工艺,有毒有害的辅料或添加物,如烟草、槟榔叶、蒌叶、花序和熟石灰以及一些特殊的调味剂等成分。

同时,槟榔加工过程复杂,不同厂家都有独家卤水秘方,各家配方一般都是自己不断试验的产物,直到做出最受欢迎的口味,因此没有统一标准。有些作坊为降低成本,会去矿区买一种便宜、好用的石灰。不合格石灰可能含大量铅、砷等重金属,损害神经、造血、消化系统。不合格石灰还可能使卤水碱度过高,长期咀嚼可能灼伤口腔和咽喉。如石灰含氟较高,槟榔成品的氟含量也容易超标。目前槟榔生产加工缺乏统一标准,各个品牌都是“秘方”,换言之,添加剂使用等缺乏规范。

3

长期咀嚼,险象频发

在物理伤害、化学伤害、附加伤害的多重作用下,长期咀嚼槟榔便会患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这是口腔癌的前兆,具体症状如下:

1.口腔出现白色或灰白色斑块,摸起来柔软,或轻度粗糙感。

2.无法咬紧牙关,嘴巴不能完全张开,吞咽出现困难。

3.出现块型扁平苔藓柔软,可能伴有充血、糜烂,有刺激性疼痛。

4.口腔黏膜出现灼痛感,口干,味觉减退,唇舌麻木。

如果仍然不加防范,继续咀嚼槟榔,等待他们的,便是疼痛无休止的口腔癌,和面临下颌或者整个舌头,乃至半张脸被切除的手术。

相信我…

你不会想看图片的

4

拒绝槟榔,长路漫漫

我们常常能在商店招牌、综艺节目、地铁车厢上看到槟榔的广告,例如,湖南卫视连续三年由槟榔品牌赞助,各种槟榔广告铺天盖地。

然而,对于同样致癌的香烟和酒水,法律对他们有着严格的限制,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广告法》也严格规定,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同样是致癌、上瘾的槟榔,却没有任何传播限制,未成年人可以随意购买,个别品牌甚至在槟榔包装中赠送“折扣券”、“再来一包券”,不断提高用户粘性。

尽管社会不少人士在对槟榔发出声讨,槟榔产业被禁止距离今天仍然很遥远。槟榔作为一个亿元的产业,促进了税收,也带动了相关就业,直接禁止会导致地方经济受损、部分工人下岗。也有人认为,“槟榔和毒品不一样,不会致幻,不属于毒品类”

作为大学生,或许我们不能对槟榔行业撼动一丝一毫,我们面对无数的OSF患者也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向槟榔坚定地说:“不!”

文案:张子腾

排版:徐崧淳

往期推荐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zlff/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