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麻醉,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麻醉医生在要手术的地方,打一针就好了。其实,手术前打麻药不只是打一针这么简单。手术前,麻醉医生要进行各项麻醉准备工作,麻醉药都是结合病人情况精心配制的;可以说,麻醉医师的监护治疗,维系着分分秒秒就可能流失的患者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关于麻醉的神秘世界。
本期专家: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潘红英
主治方向: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多年,有着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临床各种麻醉技术、疑难危重病人的急救及复苏。
一、麻醉药与麻醉药品是不是同一概念?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
麻醉药是指使用后能够使整个机体或者是机体局部暂时可逆的失去知觉和感觉功能的药物,麻醉药根据其作用范围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麻醉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但是连续使用之后,能够产生生理性或者是精神性依赖的药品,使用该药物后,会产生一定的欣快感、幻觉,一旦成瘾之后,不仅产生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会产生强烈的想继续使用该药物的欲望。麻醉药品属管制药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医院在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时是非常慎重的,并严格遵守麻醉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二、麻醉,真的就是睡一觉那么简单吗?它的工作机制是怎样的?
很多人简单地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确切,麻醉远非如此简单。从医学角度讲,麻醉是通过药物和其他医疗技术设备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和其他医疗检查提供条件。
打个形象的比喻,全麻的整个过程好比是飞机飞行。飞机起降是最危险的阶段,麻醉诱导和麻醉苏醒同样如此。所谓麻醉诱导,是让人由清醒转为昏睡状态。当然,这种昏睡状态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睡眠,而是接近昏迷的意识消失状态。麻醉医生通过使用好几种药物,像“组合拳”一般,把患者“打入”麻醉状态。由于没有意识、全身肌肉松弛,患者丧失自主呼吸能力,麻醉医生需要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并连接麻醉机,持续地以机械力量为患者提供氧气及麻醉气体,保证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不会缺氧。所谓麻醉苏醒,便是“由梦转醒”的过程。当麻醉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殆尽时,麻醉状态便不能继续保持,人便进入麻醉苏醒阶段。当患者睁开双眼,听到医生呼唤,全身肌肉力量恢复时,麻醉医生会拔出气管导管,并将患者送入麻醉后监护室(PACU)观察一小时以上。待患者确认清醒,便能安返病房。
三、目前我们医学上麻醉的类型有哪几种?
麻醉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
1、局部麻醉又可分为:(1).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某神经干处,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痛觉传导阻滞。(2).椎管内麻醉即俗称的“半身麻醉”,在脊柱椎体间隙的适当位置进行穿刺注药,使其神经丛以及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阻滞,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适用于下腹部和下肢的手术。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骶麻;(3).局部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手术部位,以阻滞疼痛的传导,是临床小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4).表面麻醉是将麻醉药涂敷于黏膜、结膜等表面以产生麻醉的方法。
2、全身麻醉,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采用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术中需机械辅助呼吸,包括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等。
四、局部麻醉和全麻的区别是什么?分别适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疗?
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是有很大区别的,局部麻醉主要是对神经支配的区域进行麻醉注射,注射麻醉药物之后患者的意识还是存在的,处在一种清醒的状态中,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会有所感知,所以,往往会在手术中感到焦虑和紧张。而全身麻醉是通过吸入的方式或者静脉注射的方式对大脑中枢进行麻醉,做完全麻的患者会处于昏迷的状态中,意识不会存在,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没有感知,
1、神经阻滞麻醉主要适用于上肢手术,颈部手术,胸部小肿块。2、椎管内麻醉适用于下腹部和下肢的手术。3、局部浸润麻醉,适合皮肤短小手术,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直接注射到手术部位,以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比如拔牙时,医生会先在患者牙根附近注射一些局部麻醉药物,以减轻拔牙带来的疼痛;4、表面麻醉,适合与眼科等科室的粘膜短小手术;
全麻又分为:1、需做气管插管的全麻,适合胸部、腹部、盆腔等大手术,颅脑、头面部、骨科脊柱等大手术;2、非气管插管全麻,适合胃肠镜、人流等短小手术。
五、小儿麻醉与成人相比有怎样的区别?更需要注意哪些?
小儿麻醉风险较大,其风险性超过成人麻醉。年龄越小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越大,尤其在新生儿、幼儿时期各生理功能与成人差别巨大,直至10-12岁时才能逐渐接近于成人,因此不能把小儿认为是成人的缩影,因为孩子各个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身体代偿功能较差,所以更容易出现麻醉意外。
小儿麻醉,相对成年人麻醉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注意小儿在手术之前的禁食禁水。相较成年人来说小儿更容易在手术的过程中或手术以后,由于禁食禁水不达标,而造成一些相关的并发症的出现。小儿麻醉大多数都采用全身麻醉,因为小儿相较成人不能够配合手术的进行,全身麻醉几乎是小儿麻醉的唯一选择。另外,在进行小儿手术之前的两周内避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可以减少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六、麻醉手术之后(时),为什么患者身边一定要有医生监测?
术后,麻醉医生还会利用各种技术确保患者术后顺利苏醒,确保患者苏醒又不明显感到疼痛,然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患者直到生命体征参数符合转出要求后,才会把病人带到手术恢复室进行后续观察。
这个过程也像极了飞机的降落,恢复室的观察就好比是飞机降落后的滑行。最后只有等到患者完全清醒,可以安全脱离监护后才能护送患者回病房。此时,麻醉医生的工作才算基本结束。
七、麻醉药品的残余药,我们一般都会如何处理?
麻醉医生使用麻醉药品后,开具药品处方,保存使用后的残余药品,持残余药品、处方及空安瓿送麻醉护士处,双人在监控下核对药名、批号、数量等信息,双人将剩余药品推入收集容器,最后倒入下水道,用水冲掉,最后使用者登记麻醉药品使用及残余量信息,核对者检查信息,签字确认,收空安瓿和处方。
八、麻醉手术后,患者和家属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手术结束后,送患者回病房,家属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以下工作:
1.患者回到病房,根据麻醉方式以及手术的种类采取合适的体位,并且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2.遵照医嘱,医生说什么时候能够喝水、进食,千万不能违反。
3,要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引流袋是否通畅,并记录出入量。
4,对于腰麻的患者,要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过多,引起术后头痛。
5,对于全身麻醉的病人,要防止恶心,呕吐引起误吸,造成窒息的风险。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把他的头侧向一侧,让他吐出来。
6,要积极进行术后活动,如下肢做伸屈运动,防止血栓形成。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