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指出,
看舌头,就是中医里的“舌诊”,
看舌头能辨百病。
舌头是内脏功能活动的“镜子”。
■
■
■病没病?舌相告诉你中国医学认为,舌头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但不可以仅仅凭“舌头”来诊断一切疾病,重要的在于“四诊合参”。中医常把舌苔称为“中医的胃镜”。把舌头变化当作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舌诊其实是中医望闻问切中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医生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对于有些简单的病症,通过舌诊就能断出一二,但中医讲究辨证,因此在诊断病情时,舌诊也只是参考之一,一般还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方能确诊。
但无论怎样,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也就是说心气直接通于舌,血脉虚则舌质淡,血热盛则舌质深红。
胃舌苔由胃气所生,即舌苔在中医看来是为胃气熏蒸所生,脾胃功能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到舌苔上。
肾人体肾的经脉循环部位一直通到舌下,舌下有两个名字很好听的穴位,叫金津和玉液,是人体津液上泛于口的孔道,因此,肾的健康与否也能从舌象察知。
总之,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从舌质、舌形看健康状况
舌头是健康的晴雨表,多留意自己的舌头,也许能帮你找出隐藏已久的健康隐患。
从舌质、舌形看1舌体肥大:是脾虚湿盛造成的;2舌头发红、瘦小:说明是肝肾阴虚的表现;3舌尖红:表示心火旺盛;4舌边发红:表示肝胆火旺;5舌质发暗:说明体内有淤血。舌质红属于火旺,这是一般情况,也有“舌质非常并非火”的情况存在。如果体内中下焦寒气太重,也会出现虚阳外越,舌质发红的情况,这时如果过用苦寒的中药“去火”,反而会危及人体的阳气,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像冠心病、心肌缺血等患者表现极为明显;6舌下脉络迂曲:说明体内有淤血;7胖大舌:舌头边缘有齿痕,不光滑,这种则是湿盛的表现,饮酒多的人、体胖的人、血压高的人都会表现出这种舌苔。从舌苔看“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舌蕾分布均匀。”曹元成说。
1舌面无苔:如果舌头表面光滑无苔,并且发红,是阴虚的表现;2舌苔白厚腻:舌苔白厚腻则是明显的脾虚湿盛。比如小孩子的消化不良,吃凉东西多都会表现出这样的舌苔;还有部分人群口气比较重,这也是脾虚湿感的原因,这种情况要采用健脾化湿的方法才能有效,单纯口含某种药物收效是甚微的。3豆腐渣舌苔:即苔质颗粒较粗大而质地疏松,像豆腐渣一样堆积在舌面上,表示胃气衰败、湿浊上泛,多见于食积、痰浊久积不化,胃气大伤所致,多属邪气有余。3舌苔黄厚口苦:舌苔黄厚腻,并且口苦,则是肝胆湿热的表现;5舌苔黄干:表明肝胆火旺;6舌苔发黑(黑苔):高烧之后热血内盛最易表现为这种舌苔;7地图苔:地图苔,又称花剥苔,是典型气阴两虚的表现。女性在更年期,免疫力低下导致体质弱的情况下最易表现为这种舌苔。
提醒:当心染苔造成的误诊。
专家提醒大家在做舌诊前,一定先注意自己有没有染苔情况,也就是因吃一些特殊的食物导致舌苔颜色异常。如果有,就必须等舌头恢复本色后才能进行舌诊,否则会造成误诊情况。
健康舌头无需特殊处理舌苔是口腔活动的正常产物,建议不要去特殊处理。
从中医角度来讲,刮舌苔并不是科学行为。刮舌苔非但不能清除口腔细菌,相反这种行为还会破坏到舌头上的“舌乳头”。每个人的舌头上都长有许多极小的“舌乳头”,舌乳头中又有很多辨别味道的味蕾,有了味蕾,才能分辨酸甜苦辣。经常刮,容易使舌背部发木,味觉减弱。此外,刷舌苔只是去除表面现象,内在疾病不能得到治疗。
舌头看似柔软,却是人体很强劲的一块肌肉,因此,一些小问题,比如咬到或烫到舌头等,完全可以让舌头自己恢复。
舌头易出问题最该忌嘴有些舌头疾病是不会自己恢复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自检、就医,这些疾病有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慢性舌炎等。其中慢性舌炎是最常见的舌病,分为很多种,有镜面舌、地图舌、沟纹舌、草莓舌等。
舌病虽然种类繁多,但起因无非两种,饮食和作息。一旦你发现自己舌头容易出问题,那么就应该忌嘴了。辣椒、姜、蒜、韭菜、洋葱、花椒、胡椒、酱类、咸菜应远离你的食谱。其实,饮食问题很好解决,给病人一说就可以做到,最难的还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两个月以上位置固定的溃疡警惕舌癌舌头上一般没大病,但是有了就要人命。比如舌癌。“舌癌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征兆,即两个月以上位置固定的溃疡。”曹元成说道。
一般溃疡,一两周时间就会自然消退,如果溃疡持续到两个月,并且位置固定,那么几乎可以断定是舌癌。
所谓位置固定,是指在两个月以上的时间里,在舌头上固定一个地方,始终存在溃疡。如果舌头上有多处溃疡,基本可以排除。
所以,如果舌头上有位置固定的溃疡,并超过了一个月,就需要及早就医,加以排除。
舌头异味或出现功能障碍健康人一般情况下口中是没有异味的。如果口中出现辛甘酸苦咸等异常味道,则说明五脏已经出现了功能障碍或病症。
舌辣,属于肺热。
舌辣指舌头有辛辣味,或伴口舌麻辣感。《通俗伤寒论》认为:“口辛者,肺热入胃”。有的伴有腥味,中医认为都属于肺胃有热。给以清肺泄热方法,应用清肺丸、清胃保安丸治疗。
舌甜,属于脾湿。
舌甜指自觉舌头上有甜味。舌甘甜多为湿浊,与脾的关系密切。属脾胃湿重。给以健脾燥湿方法,应用参苓丸治疗。
舌酸,属于肝热。
舌酸指自觉口舌上及口中有酸味。中医认为与肝热有关。给以清肝泄热方法。应用龙胆泻肝丸、柴胡疏肝丸治疗。
舌苦,属于胆病。舌苦指自觉口舌有苦味。与胆汁分泌排泄不畅有关。给以清利肝胆湿热方法,应用利胆汤、三金丸治疗。
舌咸,属于肾虚。
舌咸指自觉舌上有咸味,甚至伴有咸味痰涎排出者。咸味入肾,舌咸多与肾虚及寒水上泛有关。给以滋补肝肾方法,应用知柏地黄丸、七子益肾丸治疗。
采编:王旭
审稿:瑞雪
签发:张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