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一种动物-------小熊猫
小熊猫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蹠行性;前后足均具5趾;无性二型。头骨高而圆;听泡相对扁平;眶后突不完全发育或缺失;矢状嵴低;具翼碟骨;上腭高耸拱形,中间凹陷;中翼骨腭缢缩;冠突明显呈钩状。
小熊猫躯体肥壮,身上披有粗的长毛。体长40~63厘米,尾长为体长的一半以上,体重一般约为5公斤左右。头部短宽,吻部突出,圆脸,颊有白斑。眼睛前向,瞳孔为圆形。鼻端裸露,皮肤表面颗粒状。耳大而直立,向前伸。耳廓尖,耳内有毛,耳基部外侧生有长的簇毛。四肢粗短,后肢略长于前肢,前后肢均具五趾,蹠行性。足掌上长有厚密的绒毛,盖住蹠垫。爪弯曲而锐利,能伸缩。尾粗长,不能缠绕物体,尾上带有深浅相间的环纹。
成体毛色:小熊猫成兽全身被有红褐色粗的长毛,但有的个体在臀背部有鲜亮的橙黄色毛尖,绒毛灰褐色,甚为丰厚。鼻端、眼圈为黑褐色,胡须为白色。嘴周围,鼻上部、两颊、眼眉上都有白斑。头部前额为棕黄色或淡黄棕色。耳壳外缘及耳内长有白毛,耳背黑褐色,耳基部外侧有一簇白色长毛。颈下及腹部为黑褐色,腹部毛短,色稍浅。四肢和足掌都为黑色,足底有黄色绒毛,盖住蹠垫。爪为乳白色。尾毛粗短而蓬松,上有红褐、黄白、或红褐、黑褐色相间的环纹。尾端为黑褐色。小熊猫的毛色无冬夏毛的差异。
小熊猫主要生活于海拔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中有竹丛的地方。这些地区常年气温夏季一般在25℃以下,而冬季则在0~10℃之间。活动区域较大,在夏季小熊猫多在阴坡有溪流的河谷活动,而到冬季则在阳坡河谷盆地,在降雪后甚至下到村庄附近的草坡、灌丛活动。尤其喜好在向阳的山崖或大树顶上晒太阳,故四川当地群众习称“山门蹲”。
中国西南山区的大熊猫等物种数量正日益萎缩。“保护国际”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在中国西南山区,由于过度放牧、非法捕猎等原因,目前大约只有8%左右的森林仍然保持原始状态。
小熊猫平日栖居于大的树洞或石洞和岩石缝中。早晚出来活动觅食,白天多在洞里或大树的荫深处睡觉。睡时好把头蜷缩在四肢中,前肢抱住头部,以尾覆盖在身上。有时两脚下垂高卧于树枝上。善于攀爬,往往能爬到高而细的树枝上休息或躲避敌害。由于它脚底长有厚密的绒毛,因此也适于在林下滑湿的苔藓地、或岩石上行走。走路时前足内弯,步态蹒跚,与熊相似。平时行动缓慢,性情较为温驯,很少发出叫声。听觉与视觉较迟钝,嗅觉也不特别灵敏。一般单只或成对或集小群活动。无冬眠习性,下雨、雪时多在岩石缝隙中或大树树荫深处躲避雨雪。
小熊猫幼仔喜食箭竹的竹笋、嫩枝和竹叶,各种野果、树叶、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鸟卵和其它小动物、昆虫等,尤其喜食带有甜味的食物。在它们活动的地方,常见有许多草绿色的粪便,与浣熊一样颇爱清洁,在固定地点排便。取食后有用掌揉擦嘴脸或用舌头把嘴边添洗干净的习性。天敌有青鼬、豺和金钱豹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