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
因《白鹿原》享誉海外内的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因病不幸去世
据悉,他患上了名为“舌癌”的癌症
舌头也会生癌?
关于舌癌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口腔癌首位,约22-42%,近年来我国舌癌的发病率有所增长,男性多于女性,以40-60岁者居多,青年人患舌癌也并非罕见。舌癌多发生于舌体前2/3的边缘或舌尖的下面,特别是与牙齿经常接触的部位。舌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结,癌细胞易经淋巴向邻近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0%左右,血行转移较少见,病情发展快,病程短。
舌癌的发生
舌癌的发生因素较多,包括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照射,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慢性刺激,长期的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刺激物,HPV病毒感染,长时间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等。
临床上,舌癌可表现为溃疡型、外生型与浸润型3种类型。有的病例的第一症状仅为舌部疼痛,有时可反射至颞部或耳部。外生型可来自乳头状瘤恶变。浸润型表面可无突起或溃疡,最易延误病情,患者常不能早期发现。舌癌常表现为溃疡及浸润同时存在,伴有自发性疼痛和程度不同的舌运动障碍。
舌癌进入晚期可直接超越中线或侵犯口底,以及浸润下颌骨舌侧骨膜、骨板或骨质。向后则可延及舌根或咽旁、咽侧壁,此时舌运动可严重受限、甚至固定,进食、吞咽、言语均感困难。疼痛剧烈,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可发生肺部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
舌癌的治疗
目前,对于舌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一般应行原发病灶扩大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前或手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对于手术后局部软硬组织的缺损,我们会视情况采取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与重建,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与美观。
舌癌的预防
舌癌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常有其癌前病损过程,这对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利的条件。舌癌的前期症状也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通常遇到以下情况时就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就医,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比如去除不良刺激、戒除不良嗜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等,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舌癌的自检
舌体与咽部肿胀、麻木、疼痛,经一般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舌部突然出现黏膜红斑、水肿、糜烂、白斑、皲裂、隆起或颗粒状肉芽等,2-4周不愈合,反而慢慢扩散增大;
舌部黏膜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且黏膜发白,失去光泽,类似白斑,黏膜下发生纤维性的条索状硬结;
突然出现舌体运动受限、语言不清、说话和吞咽时感到疼痛。
40到60岁高发
早发现是治疗口腔癌的关键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在40-60岁年龄段人群中高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目前舌癌的发病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随着男女分工的平等及生活习性的趋同,女性病人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溃疡两周不愈要警惕
重视口腔的白斑、红斑
舌癌主要分为溃疡型、菜花型、浸润型,并经常以混合的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是溃疡型。一般情况下,普通溃疡因硬物刺激或口腔黏膜破损引起,是口腔黏膜类疾病,不超过2周即可自愈,超过2周仍不能自愈者,医院就诊,请医生排除癌性溃疡的可能性。此外,用手触摸吗,普通溃疡软,癌性溃疡则比较硬,有的甚至为硬疙瘩。
八步早期筛查口腔癌▲
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属于舌癌的癌前病变阶段,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检查,密切观察和治疗,如有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五年生存率为65%
早期治疗生活影响小
舌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65%,但如出现淋巴转移,生存率就会降低一半。
我们更关心,日常生活如何做好早期预防呢?
小心长期刺激
远离烟草,不吃槟榔,拔掉残牙根
包括舌癌在内,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据很多朋友的描述,陈忠实确实是很喜欢雪茄。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二甲基苯并蒽等可以诱发癌的发生。吸烟时间越长,数量越多,患上舌癌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经常吃过烫食物有诱发舌癌的可能。一些地方有嚼槟榔的习惯,经常嚼槟榔也是舌癌的诱因。烂牙根,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和舌的边缘发生摩擦,长期的创伤刺激有可能成为舌癌的诱因。
超过两周的口腔溃疡请留心
发生在口腔内与面颈部的、超过两星期而未好转的任何变化,包括感觉改变(疼痛、麻木)、外形改变(溃疡、肿块、赘肉)、颜色改变(白色、红色、黑色)、质地改变(软组织变硬、硬组织变软)、功能改变(张口受限、伸舌受限),医院找医生检查。
由于舌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因此舌癌转移较早且转移几率较高。如何早期发现舌癌等口腔癌呢?很多口腔癌早期的表现就是一些口腔内的溃疡,比如舌癌就是发生在舌缘、舌尖、舌背或舌腹等处长时间不愈的溃疡。
每年检查口腔,做好清洁工作
除了常规刷牙漱口,用牙线,每年最好能做一次口腔洁治(俗称“洗牙”),并且定期口腔检查,不仅可以早发现早治疗蛀牙(龋齿)、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也有望早发现口腔癌和癌前病变。临床上不少症状轻微的早期口腔癌,就是在牙科治疗中,由口腔医师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