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治怪病

文/医院业务院长教授石志超

文/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乔淑茹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顽怪病的经验

疑难顽怪病久治不愈应用活血化瘀法论治

“疑难病”一般是指在诊疗中,病因复杂未明、诊断难以统一、医治难度较大的一类疾病。它并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名词,而仅仅是医学界和民间广泛流行的口头术语。可以说,疑难病涉及到了人体的各个系统,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许多疾病,概括了临床上众多的奇病、怪病、宿疾、顽症,以及病情复杂的疾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也包括某些功能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某些精神疾病和诸多诊断不明疾病、恶性肿瘤及众多的综合征等疾病。疑难病之称谓,医学界或是普通民众都常习用,但疑难病的概念和范畴是什么,一般认为那些给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病。然而,由于医学界对其概念一直认识不清,其所包含的范围亦不明确,从而影响着本类疾病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就目前的称谓来看,有称"奇难杂症"者;也有称"疑难病"者;还有称"难治病"者,这就使此项研究工作很难达到统一规范。

中医治疗顽症怪病、疑难杂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疑难怪病的诸多治法中,活血化瘀法更是独具佳效。我于临床尤擅应用活血化瘀法及血府逐瘀汤治疗这类疑难怪病,而屡获良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活血化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帕金森氏病、脑萎缩、夜游症、顽固性失眠、顽固性头痛、中风后遗症、癫痫、老年性痴呆、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炎、冠心病、心肌病、慢性心衰、心律失常、肺心病、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胃下垂、消化道溃疡、肝硬化、痛风、甲亢、甲减、糖尿病多种并发症、肾病综合症、难治性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顽固性哮喘、肿瘤、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顽固性皮肤病、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硬皮病、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男性不育症、阳痿、顽固性前列腺痛、女子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瘀血综合症、慢性盆腔炎、习惯性流产、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口腔扁平苔藓、复发性口疮、视神经萎缩、美尼尔氏综合症、各种鼻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鸣、顽固性皮肤搔痒症、银屑病、顽固性湿疹、结节性痒疹、带状疱疹及后遗症、鱼鳞病、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糠疹、黄褐斑、皮肤黑变病等各科疑难重症,屡获显效。在活血化瘀大法的辨证、用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瘀血是人体功能失调而发病时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疑难杂症的致病因素。瘀血致病的症状表现错综复杂,其临床表现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各异,临床上很难把握。我潜心研究多年,创立了一套简易可循的辩证方法,并将其传授给弟子、后学,使之在临床实践中有辨证规律可循。首先:在病史方面:1、如心、肝、血脉的病变多易挟瘀,久病久损多易挟瘀入络。2、起病前有外伤,出血,月经胎产等疾病的历史者多有瘀血存在。3、有时虽然瘀血的征象不太显著,但有屡服他药,变更治法而未效的治疗史等,多属瘀血作祟。

而在临床征候的辨识上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十方面:即舌、脉、目、颜、肤,经、衄、积、痛、神。详言之:①舌,即指舌象多见暗滞、瘀斑、青紫、有纵沟及木舌、硬舌。②脉,即指脉象多见沉、弦、涩。③目,即指白晴见血丝紫赤,眼周黯黑、泛青。④颜,即指颜面暗青、黧黑,两颧暗滞,口唇青紫、瘀斑。⑤肤,即指皮肤颜色紫暗,肌肤甲错,皮下瘀点紫斑,肚腹青筋外露,或身目发黄晦暗。⑥经,一指妇人月经: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血色黑有块。二指经脉、经络:可见肢体疼痛,青筋暴露,脉络瘀紫,肚腹青筋显露,蟹爪纹络,及中风偏瘫,肌肤麻木。⑦衄,即指各种出血症。⑧积,即指症瘕积块。即各种肿块、包块,质地坚硬,按之不移,常与疼痛并见。⑨痛,即疼痛。瘀血疼痛的特点是:痛处固定;久痛不愈,反复发作;性质如锥刺刀割,亦可为牵扯痛,灼痛,绵绵作痛,痛而拒按。⑩神,即精神、神志异常。瘀血为病常见神志方面的怪病:如头痛眩晕,幻觉幻视,健忘,癫狂,昏迷,瘫痪,精神抑郁,呆若木鸡,恶梦纷纭,失眠或夜游症等;亦可见无故哭笑但又非精神疾病者。临证辨识瘀血,上述诸证不必悉具,典型者但见一证便是。

应用血府逐瘀汤的经验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最能代表王氏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临床常用方剂之一,其疗效得到中医医疗界的一致认可。血府逐瘀汤为活血化瘀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剂,本方系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再加桔梗之性升,牛膝之性降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枳壳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血去气滞行,故为通治一切气滞血瘀之名方。

疾病往往由多种原因引起,形成瘀血的原因亦多种多样。活血化瘀治疗大法为通法,但通通之法又各有不同,临证须辩证而为之,立法用药当随其兼证各异。虚者补之以通,寒者温之以通。气虚者当补气以通脉;血虚者当养血以充经;兼里实者当通下并用;兼气滞者当行气以活瘀;出血而夹瘀者重在化瘀止血;动血而兼火热者宜清热消瘀。也就是说在论治过程中应详审病机,主证兼证互参,相兼论治。

临证时要明确活血化瘀治法终属证治大法之消法范畴,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不要一味地攻伐,当行渐消缓散之法,且同时适当配以温阳、益气、养血、清热、理气、滋阴等药物,以免耗损正气。切记勿犯“虚虚之戒”。

我在临证应用本方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1.瘀血为病,多病久积深之患,其去较慢,治疗非三五天即效,因此,在治疗见效后,应有方有守,方能奏效,不能频频更方,欲速而不达。2.活血化瘀治法终属证治大法之消法范畴,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不要一味地攻伐,以免耗损正气。在论治过程中应详审病机,根据年龄之大小、体质之强弱、男女之不同、病邪之深浅,在并治的同时适当配以温阳、益气、养血、清热、理气、滋阴等药物,灵活使用,恰中病机。当刻刻以固护正气为念,切记勿犯“虚虚之戒”。3.活血化瘀药物属活血动血之品,故大量长期使用应注意监测凝血象以指导治疗。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点
北京白癜风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zzbx/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