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疼痛症前膝痛的預防

髕骨疼痛是常見的膝蓋痛症之一,指髕骨因磨擦而引致關節軟組織磨損及退化。

膝部關節由股骨、髕骨及脛骨組成,在活動時髕骨會在固定的軌跡滑動。髕骨兩側連著肌肉及軟組織,目的互相能夠控制髕骨的滑行軌道,但出現當一邊的肌肉無力,而另外一邊的軟組織長期繃緊,就會出現力量不平衡的情況。長期的肌肉不平衡會使髕骨的位置改變,最常見的為將髕骨向外移。髕骨的位置改變直接令髕骨滑動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從而令某部分的軟組織長期磨擦引起炎症或退化,造成前側膝蓋疼痛及長期發炎不適。

髂脛束綜合症是常見引起髕骨疼痛之一因素。除此之外,背部、髖關節或腳部的骨骼結構性問題亦會引起髕骨疼痛,因為身體在活動時的力學就會產生改變,膝部承受過分重量(或壓力),有機會隨之而改變其力學,令髕骨軌跡滑動改變,使痛症加劇。生活習慣亦會引起膝蓋的問題,長期需要做蹲、跪及跳躍的動作會加快膝關節的勞損,使痛症加劇。

臨床表現

◇跑步、樓梯、運動時痛症加劇

◇蹲下、跪下時痛症加劇

◇膝部反覆腫脹盧,尤以運動後更嚴重

◇膝蓋下及髕骨周圍有疼痛的感覺,尤其內側更甚

最常見的成因

◇股內斜肌無力

◇股外斜肌及髂脛束長期緊張(ITBSyndrome髂脛束綜合症)

◇扁平足

◇外翻足

◇O形腳、X形腳

物理治療1.急性期

在髕骨疼痛的初期,治療目的主要控制炎症及止痛,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冰敷及超聲波能消炎止痛及加速組織復原;干擾波電療、針灸治療及手法可鬆弛緊張的軟組織及有止痛作用,磁療能加速血液循環以加快勞損組織的修補。

2.慢性期當炎症及痛症慢慢减少,治療的方法會以強化肌肉和伸展運動為主,如進行肌肉鍛鍊運動去强化無力的內側四頭肌之肌肉,進行伸展運動去鬆弛緊張的軟組織和髂脛束,使髕骨的滑動回復正常的軌跡。物理治療師亦會用肌肉效貼布改善髕骨的軌跡。近來我亦建議我的client去利用-些運動滾筒(FoamorRumbleRoller)去集中放鬆髂脛束,從而減少對髕骨向外拉之拉力。

運動方面

1.內側四頭肌肌肉鍛鍊運動

集中內側四頭肌肌肉發力,向內擠向球方向,然後微微蹲下直至雙膝屈曲至三十度左右,停頓十至十五秒,重覆十五至二十次,每天三至四組。

2.內側四頭肌肌肉鍛鍊運動

將毛巾放在膝下,伸直腿部,用力將腳跟提起,離開地面廣,再將腳尖翹起,停頓十至十五秒,重覆十五至二十次,每天三至四組。

3.髂脛束伸展運動

將所需要伸展的腿放於後方,前膝微曲,將身體重心放於後腿的一方,然後將身體側向前腿的一邊。停頓十至十五秒,重覆三至四次,每天三至四組。

膝盖疼痛在中老年人的身上非常的常见,而且经常会被误认为风湿、退行性变等类似的疾病。回家给您的爸爸妈吗爷爷奶奶检查一下,别不处理哦

如果朋友您还没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jbgs/4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