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推出,《中国制造》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至此,这标志着《中国制造》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在国家“制造”战略指导下,制造业想要实现整体产业的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其中汽车制造业随着市场及新能源汽车政策利好,迎来新一轮的蓬勃发展。
《用友云赋能中国企业》系列案例报道今天将为您讲述友空间以社交化思维促进西泵股份经营管理扁平化的故事。作为全球汽车制造的重要供应商,西泵股份最近两年都在“与时间赛跑”。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货源供应,整个生产布局紧跟市场的发展节奏,确保顺畅、高效的沟通在企业内外跨组织、跨地域的快速经营决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友为西泵股份迈向“制造”提供支持
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泵股份”,股票代码sz),在各大证券机构的上市公司研报中均可以看到如此相似的语句“西泵股份从年起连续多年在汽车水泵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一,并且年在进排气歧管市场占有率进入行业前三。其客户遍及海内外,覆盖了几乎国内外所有知名汽车厂商”,而多家证券机构对于该公司未来两年的投资建议普遍向好。
那么,是什么因素使这样一个当初千万级的制造企业在65年的拼搏中能够做到年收入近30亿,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5%-20%增速的快速增长呢?
“我到这个公司工作已经整整14年了,公司利润从过去的几百万到今年实现利润近亿(以公告为准)。一家现代化企业,应该说离开ERP这样一个管理平台,我们是没办法很好运作的。”西泵股份总经理孙耀忠表示,后期公司的“最后一公里”也即将全面打通。
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耀忠
“在用友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各个分子公司从原来不知、不懂、不会到现在也搞明白了,也会熟练地操作了,甚至能够准确地做到每天日清、日结,每天都会给我们所有的生产产品上帐。结合公司的管理特点,在ERP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又上线了智能化仓库(WMS系统),包括我们的外购件、成品库每天入库多少,都进入了这个智能化仓库;还有我们每天出口多少,不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国际客户也知道,我们的供应商也知道。这样,我们整个供应商、工厂和客户能够实现三级联动,他随时可以知道西泵现在库里有多少产品,不会再盲目下订单。”
事实上,在经历了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粗放式发展后,在政策与汽车产业的双利好局面下,西泵股份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也迎来了现代化企业必经的精细化管理阶段,集团化发展与全球化布局是西泵股份成为国际型企业的基石。
而相比许多制造企业决策者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不重视,西泵股份是比较特立独行的那一个。理解且敢于利用信息技术,也舍得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做投入,军人出身的孙耀忠具有一旦想明白了就去做的果敢,及其雷厉风行的硬派作风,都为西泵股份迈向“制造”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化决策支持保障。
“西泵公司从市场结构、客户结构,现在都在优化,而且会越来越优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这对我们企业未来的高速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孙耀忠坦言。
“我们管理的渗透力、穿透力还是有些太弱”
过去,对制造企业而言,ERP系统的深度应用就可以满足企业对生产制造与销售管理的需求,因此成为早期制造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化建设一环。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移动互联带来的改变让很多传统制造企业对这场由科技占据主导力量的变革有些措手不及。当全球都在迎接新一轮商业变革的时候,制造企业如果仅仅满足于传统ERP系统构建的产供销模式,尚不足以应对这场变革。
当我们惊艳于德国工业4.0、美国GE巨头带来的智能化应用时,不仅要问,中国的制造企业该怎么办?
“我们要参与到国际化竞争对手里面去竞争,光依靠现有的人海战术是不行的,一定要实现自动化、专业化、国际化,并最终走向智能化,而智能化还要二三十年。”孙耀忠坦言,“西泵现在要说是一个现代化企业,还是有点勉强。”
但他及整个西泵股份对信息化、自动化的认识却比较清晰。“我们先上自动化,然后再上智能化。通用的客户给了我们一个凯迪拉克的水泵项目,这个水泵项目我们就要上自动化。今后公司好多个水泵项目都会上自动化。它的好处是到最后一试漏,一检验,一包装就发货了。不至于说今天忘了装个水封、明天忘了装个密封圈,不会出现这些人工操作中的低级错误。”
当然,自动化带来的企业经验管理成本的降低与生产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不菲的投入首先让许多利润偏低的制造企业望而却步。
在尝试自动化部署的同时,西泵股份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其企业管理平台也从传统ERP逐步向全产业链协同的ERP平台扩展。前者是相对比较单一的企业内部综合管理平台,而后者集中面向大集团提供多级集团管控、全产业链协同、动态企业建模及大企业云平台的统一管理。
西泵股份位于内乡生产基地内的千平智能仓库
但是,仅仅是企业核心管理平台的升级就能满足当前企业对内部、以及对外部上下游产业链的实时联动吗?答案不尽然。
从西泵股份目前的发展来看,孙耀忠认为,“从企业内部,西泵股份目前在全国布局有8家公司,共多人,这样庞大的组织分布在上海、郑州、重庆、芜湖、内乡等地,机构比较多,人员分布比较广。因而,我们在管理上的渗透力、穿透力还是有点太弱。再一个,从企业外部,日益增加的客户对西泵的要求,包括所有国际高端客户都对我们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给予了一些更高的要求。”
对西泵这样逐渐走向大企业集团规模化经营的情况,如何优化集团办事效率、减少企业跨组织、跨地域间的沟通成本,确保信息在全球化市场互通的顺畅,在西泵及其供应商、客户之间将“社交”与“协同”有效结合起来的大胆想法应运而生。
不过,市场现有的企业协同办公或传统OA系统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作问题,对西泵股份这种想要跨组织、打通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沟通需求还难以完全满足。
从财务电算化时代开始就与西泵股份深入合作的用友抓住了这个机会。
社交化应用打破经营管理中的“最后一公里”
“我觉得现代化的企业离不开类似我们用的友空间,也离不开移动社交,更离不开现在能与友空间无缝集成的NC系统信息化平台,这样做能将西泵整个集团公司串联起来。”
回顾起自年10月开始实施“友空间”信息化建设项目到现在的应用状况,孙耀忠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总结,“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他表示,通过友空间,部门之间、各公司之间、与客户之间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他可以对西泵新购置的设备包括招标都是从友空间进行及时管理,及时处置。过去“等孙总回来再批”的情况,现在随时随地就可以在移动端完成,在友空间里将待批的申请批掉,“发票经每一级把关后我在手机上就可以批了。我们后期经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马上就要打通了。”
而来自项目实施团队的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王南阳道出了此次合作背后的点滴。
王南阳认为,年的西泵股份迎来了公司发展的历史新高度。这是继上市后,企业集团化、国际化发展使然的结果。也是这一年,孙耀忠反复、全面考量和考察之后,决定与用友就友空间项目展开合作。“当时我们基于两块内容:一块是基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及供应商、客户上下游的打通,建成一个全面的经营管理平台;第二个,因为互联网让个人用户已经很早有所涉及,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