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现代医学称之为慢性单纯性苔藓。
中医称其治疗顽固难愈,称为“顽癣”。皮肤干燥脱屑称为“干癣”,病变部位皮肤状如牛领之皮,又称“牛皮癣”,这些都是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是很清楚,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调所引起。常见的诱因有过度疲劳、心情紧张、急躁、失眠、消化不良、便秘、体内感染灶自体中毒、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局部受到粗糙毛织品、厚硬的衣领及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皮肤瘙痒,患者对皮肤再反复搔抓,再由于人体的自我保护性,皮肤变厚,出现本病的典型特征--苔藓化,表皮剥脱现象。搔抓、摩擦刺激是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加重的重要因素。
二、神经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神经性皮炎的常见部位在项后部和颈部两侧,亦可发生在四肢伸侧,特别是肘膝部,腰部,尾骶部,股内外侧,外阴,肛围,眼睑等处。
2.分型根据皮损分布范围可以分为两型:
(1)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癣)起病隐匿,初期为患处皮肤瘙痒,经过搔抓,出现成片苔藓样的扁平多角形丘疹,丘疹集聚成片,皮纹加深,皮丘隆起,成为典型特征的苔藓样病变,是诊断神经性皮炎的重要依据。皮肤表面可以覆以少量鳞屑、痂皮,或有不同程度抓痕。由于长期搔抓,皮肤越来越肥厚,越厚越痒。严重的状如皮革,发生在头皮的损害可以形成多发性瘙痒性丘疹或结节,也可见抓痕、结痂,甚至也有继发感染。瘙痒是主要的自觉症状,多为阵发性,在下午及晚上或闲暇时瘙痒往往加重,影响工作、睡眠及生活。
(2)泛泛性神经性皮炎或播撒性神经皮炎皮肤损害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相同,但皮损面积分布较为广泛的多个皮肤损害。好发部位除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好发部位外,常累及头皮、眼睑、四肢、軀干。此种类型多先从颈部开始发疹,向上蔓延至眼睑及头部,向下蔓延至胸背、腰及四肢的伸侧。此型瘙痒呈阵发性,比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更严重。神经性皮炎病程慢性,时好时坏,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常因内外刺激而使病情加重。激烈的瘙痒会影响睡眠,造成精神烦躁、情绪不稳、萎靡不振、影响工作与生活,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神经性皮炎的鉴别诊断1.须与几种疾病相鉴别
(1)成年异位性皮炎婴儿时有湿疹及异位性体质。成人时皮疹主要发生在颈前、颈侧和四弯处—腘窝、肘窝。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2)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转变而来。皮肤损害以浸润肥厚和色素沉着为主,有渗出倾向,皮损没有典型苔藓化改变。
(3)扁平苔藓为多角形或圆形紫红色扁平丘疹或斑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为特征性表现。组织病理学有诊断价值。
(4)原发皮肤淀粉样变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为粟粒大至绿豆大的棕色或褐色坚硬质丘疹,半球状或不规则形,融成片状,或念珠状排列,形成特色的花纹。组织病理有诊断意义。
(5)与其他疾病如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的鉴别。
2.诊断要点根据典型的皮肤苔癣样变,剧烈瘙痒,以及好发部位及慢性、反复的病程等特点,除外上述疾病,就可以确诊为神经性皮炎。
四、神经性皮炎的防治治疗方法很多,要根据皮肤情况,面积大小及严重程度,每个人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针对病因的治疗调节神经精神兴奋与抑制功能平衡,劳逸结合,充足睡眠,避免刺激性食物,调节胃肠功能,清除体内病灶及可能引发本病的一切诱因。
避免对皮肤的一切不良刺激如搔抓、摩擦、热水洗烫,最多的是搔抓,不搔抓就可以避免发生皮炎甚至使皮炎不治而愈。对于有神经衰弱症状及严重瘙痒者,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艾司唑仑、酒石酸唑吡坦、多塞平、马来酸咪达唑仑等,以及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皿治林、安泰乐、赛庚定等。
局部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局部涂药目前用的最多的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软膏、霜剂、硬膏、二甲基亚砜及氮酮制剂或涂膜剂外用,具有止痒、消炎作用,多用于局限性小面积,可短期应用。黑豆馏油、糠馏油及煤焦油软膏对神经性皮炎能够消除浸润,去除肥厚,抗角化和止痒作用,也有很好疗效。注意在治疗过程中不可停药过早,要等皮肤纹理完全恢复正常再停药,以免复发。
预防复发的关键是皮肤完全正常再停药,局部用药若加封包会提高疗效。《皮肤封包疗法的应用》
(2)中医中药治疗
①中医辨证:根据皮肤见证,红斑、丘疹、阵发性瘙痒,属风热型,应以清热祛风;对久治不愈、肌肤失养、皮肤呈苔藓样斑片、表面干燥脱皮,抓痕结痂,属血虚风燥型,治以养血祛风。
②用针刺、艾灸、烟熏疗法、中药穴位注射等亦收到一定效果。神经性皮炎尽管难治,但仍可以治愈,需要患者有信心,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曾治愈过大量的病人,就是需要医生有耐心,病人有信心,医患双方共同合作,定能战胜神经性皮炎这一顽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