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苔藓是一种累及皮肤、毛囊、甲、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当它发生在口腔,就会造成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口腔内黏膜出现白色斑纹,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充血、糜烂、溃疡症状。正是这些症状,让老百姓误以为是口腔溃疡而进行治疗,反而导致病情加重。
临床上对于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有很多误区,错误的认知让治疗难以从根本上治愈口腔扁平苔藓。医院中医科主任、口腔扁平苔藓诊疗专家医生教授,对口腔扁平苔藓的常见知识进行介绍,希望患者能够正确治疗。
根治口腔扁平苔藓:需知病情反复发作的病因
临床上很多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获得康复,但是还是再次复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医生对此做出了相关解答。专家称,导致口腔扁平苔藓反复发作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因素。
1、内分泌因素。专家指出,内分泌是诱发口腔扁平苔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性一般在妊娠或更年期,病情都会有所波动。
2、遗传因素。根据专家的大量临床统计和调查,家族中患者明显比非家族性高。这也可以说明扁平苔藓的发病可能和遗传有关系。
3、精神神经因素。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从而会导致人们会出现抑郁、压抑等心理问题,从而可能会产生神经紊乱或者失调,进而诱发疾病。
从上述介绍,我们可知导致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内分泌、精神、感染等因素,导致人体发生内部发生免疫紊乱或失调,从而导致包括口腔扁平苔藓、白塞氏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而,患者需知,口腔扁平苔藓要想彻底痊愈,最重要的就是要调节患者免疫力,从根本上杜绝病情的复发。
病情反复复发的危害:会发生癌变
口腔扁平苔藓一般只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一般都能够痊愈且愈后良好。但是,若口腔扁平苔藓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有癌变的可能。近年,已将本病列入癌前状态,口腔扁平苔藓至少应视为像白斑那样具有癌变可能。
将扁平苔藓视为癌前状态范畴的依据主要包括五方面:
(1)许多临床为主的随访研究中发现,本病确有发生癌变者;
(2)在病理组织学中找到本病与癌变的联系;
(3)实验研究发现将扁平苔藓损害悬液移种于裸鼠可使其发生癌变;
(4)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显示癌前病变影像;
(5)定量组织学、超微结构、抗角蛋白抗体、血型抗原免疫组化及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检测显示口腔扁平苔藓确有癌变潜能
由上可知,尽管口腔扁平苔藓的癌变率不高,但是它确有癌变的可能,癌变后基本属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因此加强临床随访,对及时发现或预防口腔扁平苔藓具有重要意义。
张永红张永红教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口腔疾病临床与研究40余年,医院医院。医院口腔黏膜科主任,从事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口腔扁平苔藓等疑难疾病专业治疗与学术研究工作40余年,被公认为“西北口腔溃疡治疗第一人”。
擅长采用国家重点推广疗法“中医三联修复体系”、“ATI--四维导融共振技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口腔扁平苔藓、干燥综合症、慢性唇炎、咽炎、口臭、扁桃体炎、舌炎等疑难疾病。
在线咨询如果有关于口腔黏膜的其他问题,可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与在线专家一对一交流。
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