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众基金管理人再次开始对旗下的基金产品进行“打折”促销:公募基金市场上只开放式基金中,有只基金均在相应代销平台上享受费率优惠,占比近九成。
更有甚者,已经对旗下的基金产品实行“零费率”优惠,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基金产品,在其指定的代销平台上进行申购或赎回操作已经暂时不收取任何费用。“金融1号院”注意到,截至12月9日晚间,已经有只基金的申购优惠费率调至“零费率”。
实行费率优惠的基金产品已经涵盖家基金管理人,几乎覆盖到了整个公募基金行业。
如鹏华基金在12月9日发布公告称,鹏华医疗保健股票等52只基金产品,将在今年12月12日指定时间段内,通过浦发银行所有交易系统申购该公司适用基金产品的投资者,可享受申购费率1.2折优惠。
除鹏华基金外,近日还有万家基金、国泰基金、泰达宏利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均对其旗下产品的申购费率实行了优惠,且大多是在同一平台的所有基金产品同时下调申购费率。“金融1号院”发现,进入四季度以来,已经有只基金不同程度地下调了申购费率,费率优惠活动的持续时间以3个月居多。
众多基金纷纷“打折”促销,原因无外乎两个: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吸引资金前来保规模。
公募基金行业的规范、稳健发展模式,使得基金产品在近几年急速扩张,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基金公司的销售部门带来了更大的业务压力。
在年年初时,公募基金市场上基金产品的数量仅有只,而目前公募产品的数量已经达到只,在近三年的时间内基金产品数量几近翻倍。
基金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是基金管理人竞相实行费率优惠的原因之一:观察同一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不同基金产品,可以发现其管理的多只权益类基金,其重仓持股名单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持股数量以及持股比例上略有差异。
同质化的现象除外,近几年公募基金市场上的权益基金持续缩水,货币基金“野蛮生长”,公募基金市场上不同产品的规模差距越拉越大。
“迷你基金”数量的增长开始加快。单看权益基金,在年年末,权益基金市场上“迷你基金”的数量仅有84只;到了年年末,“迷你基金”迅速增加至只;再到去年年末,“迷你基金”数量再度迅速扩张,总数量达到只;而截至今年12月4日,“迷你基金”的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只。
显然,近九成的基金都在进行费率优惠,以较低的申购、赎回费用吸引新的投资者,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却相对有限。
“金融1号院”近期采访了身边几位基金持有人,多数投资者均表示,在选择基金时会更多的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