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基金12年零增长投顾如何拯救公募

经济观察报记者洪小棠权益类基金发行燃起来了。

1月17日,去年业绩冠军基金经理刘格菘领衔的广发科技先锋发行1日,限额80亿,当日申购额超亿,只待比例配售。

年开年短短12个工作日,万家科技创新、东方红安鑫甄选、交银内核驱动、银华科技创新、鹏华科技创新、泓德丰润三年持有、交银科锐科技创新等多只新基金,出现一日售罄的火爆场面。

然而,年的数据显示,虽然国内权益类公募基金经过了长达21年的发展,但近12年来权益类公募规模较12年前相比增长为零。而调研显示,权益类基金发展缓慢和投资者的赚钱难、频繁申赎等问题有关。与此同时,部分权益类基金投资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投顾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措施所要解决的正是积极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而建制层面的改革预期,有望进一步引导更多个人投资者进入权益类基金市场。

零增长之困

虽然近年来有关机构市的呼声不断,但权益类基金十多年来的规模发展仍然出现了瓶颈。

景顺长城基金与蚂蚁财富等机构日前联合发布了《公募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援引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规模在年曾一度达到阶段性的高点3.10万亿后,到年9月又回到3.06万亿,12年间呈现零增长状态。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持有沪深股票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例近年来也呈现出高位下滑态势年最高达26.48%,而到10年后的年时,这个比例仅为3.87%,截至年9月底,该比例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仅为4.76%。

在整个公募市场中,权益类基金的占比也在持续缩水。数据显示,从年最高87.92%的阶段性高点一路下滑至最近三年来的20%左右。

美国投资协会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全球开放式基金中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平均值高达55%,而美国、英国则超过60%,日本为91%,而中国仅为18%。

白皮书指出,对年全球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的统计,无论是全球整体,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或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亚太地区,其权益类基金占开放式基金总规模的比例均高于中国。

因此,白皮书认为,权益类基金仍然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尚未购买过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权益类基金的目标用户。部分受访者有着较高的收益预期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但实际收益预期并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是权益类基金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

另一方面,较高比重的受访者有着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投资经历,他们也是权益类基金的潜在客群。据白皮书调研显示,在持有货币市场基金或债券基金但尚未投资权益类基金的受访者中,有50%的用户有股票投资经验。

但从调研结果来看,赚钱难仍然是阻碍投资者选择权益类基金投资的重要原因。白皮书调研显示,亏损受访者愿意继续追加投入的只有47%,而不再追加投入的占比则达到了53%;但与之相反的是,盈利越高,追加投入且在资产中占比上升的人数就越多。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相对较高的无风险收益率以及强大的银行系统,成为制约权益类基金快速发展的历史原因。一些基金业绩较差显然辜负了基民的信任,导致一些基民放弃了权益类产品,所以基金公司在权益上的口碑非常重要。北京一家公募机构产品部人士表示,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的银行太强大了,通过理财产品提供了看上去非常稳健的收益池,而这种刚性兑付对权益类投资造成了虹吸效果。

投顾如何破冰

国内投资者在权益类基金投资上存在的诸多困扰,成为影响该类基金规模不断做大的原因之一。基金市场在近年来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客户的面临的困扰确实客观存在,比如对基金产品不熟悉,过度追逐基金短期业绩或收益等问题,北京一家基金评价机构人士表示,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焦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会愈发地表现出来。

据白皮书调研显示,大部分权益类基金投资者在投资前了解买基金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5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