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封基:不能申赎只能买卖?折价交易是个好东西?封转开的安全垫和杠杆?一定要持有到封转开吗?
封基:不能申赎只能买卖
基金这东西,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比如大热的余额宝,其背后其实就是一只名为天弘增利宝的货币基金。不过,大多数人接触到的基金,都属于开放式基金这个大类别,这类基金的基本特质就是:随时可以按照每个交易日公布的净值申购赎回,基金规模时时变化。
不过,在开放式基金大量流行之前,我国A股市场还上市过一批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一旦上市就规模确定,不能申购也不能赎回,只能像股票一样通过二级市场将份额买卖转让。
要知道,大批开放式基金上市后没多久,就遇上了年到年的漫漫熊市,拿着基金不断亏损却还不能赎回,于是愈多投资者选择夺路而逃,这就带来了封闭式基金一个极为独特的特质:折价交易。
折价交易是个好东西
什么是折价交易?
且以笔者眼下持有的基金通乾为例来说明,和开放式基金每个交易日公布净值不同,封闭式基金每周五才公布一次净值,截至年9月12日这个周五,基金通乾的净值是1.元。但是当天基金通乾在股市交易的收盘价是多少呢?只有1.元,相比净值出现了14.12%的折让。更形象来说,就相当于商场来了个促销打折,原本1元的商品,眼下8.6折就给你了。
封基折价,绝对是个好东西,因为封基折价只是阶段性产物,不会永久存在。这就又要说到封基和开放式基金的另一个重要差别,开放式基金理论上是永远可以存在的,只要其规模保持在清盘线之上,但是封闭式基金因为考虑到不能赎回的特性,所以其只有相对较短的持续期,一般是15到20年。当封闭式基金到期之后,只要持有人同意,就会进行激动人心的“封转开”,变成一只开放式基金——正如前面所说的,开放式基金是可以按照净值赎回的。
是的,这就是封基折价的巨大优势,眼下你可以按照封基折价买入份额,只要熬到封转开就可以按照净值赎回,白赚其中的价差,多好的事情!
过去数年,陆陆续续有不少封闭式基金到期转开放式,眼下市场中剩下的传统封基只有区区10只了,其中4只将在今年到期,剩下的6只则将在年至年之间到期。笔者主要 当然,封基白赚的这部分收益,可不是像理财产品这样完全无风险的,因为本质上目前的封闭式基金都是股票基金,一般会持有六成到七成的股票仓位,这意味着在持有封基等待转开的这两三年间,你还必须承担封基投资股市的盈亏。
从下表基金通乾的历年表现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股市表现不一,封基的净值有涨有跌,所以如果眼下买入封基并持有两到三年,必须在承受股市波动和基金投资水平波动的前提下,才能赚到这6%左右的年化超额收益。
当然,因为这6%左右年化超额收益的存在,所以投资封基有安全垫和杠杆,跌的时候亏得少,涨的时候赚得多。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基金通乾到期是下跌10%,但是因为有折价扛着,所以我们按照净值赎回依然可以赚4.8%,即使下跌20%,我们的亏损也才6.84%;至于下跌30%时,我们的真实亏损也不过18.49%。考虑到年最悲惨时上证指数也不过下跌至.93点,相较眼下(年9月12日).95点也不过28.6%的跌幅,显然封基能够为我们提供极大的安全垫。
当然,如果未来两三年A股不跌反涨,由于我们花1.元就买到了1.元的资产,本身就有了杠杆,这意味着我们的实际收益会高于封基净值本身的收益。还是从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未来基金通乾净值上涨20%,我们以净值赎回的实际收益是39.74%,将近2倍杠杆。当然,伴随净值上涨,杠杆效应会下降,比如如果净值上涨50%,我们的实际收益是74.67%,杠杆缩减至1.49%,但考虑到你通过融资融券必须付出8%-9%的资金成本才能获得这样的融资成本,我们通过封基获得这样的杠杆,显然是极为高兴的事情了。
一定要持有到封转开吗?
封闭式基金虽好,但是一定要持有到到期等待封转开么?
其实未必,毕竟封转开不是一刹那,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以年封转开的基金同德为例,大体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0/25终止上市交易
/11/30基金理论终止日
/11/21封转开日
/12/14可赎回
显然,从停止交易到赎回,当中有将近2个月的封闭期,若是遇上市场波动很大,会极大的影响套利的效率。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提前离场。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封基的折价率总体是遵循期限越长折价越大的规律。
这意味着伴随时间的推移,理论上封基的折价率会自然缩减并将相关收益反应在市价上。以年9月15日将经历最后一个交易日终止上市交易的基金金鑫为例,其9月12日的折价率是2.66%,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放弃这2.66%的折价空间提前2个月结束“封转开”。
作者:张翼珍CFA
文章来源:earlet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