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到医院怎么选超详细说

医院看病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排了几个小时队好不容易挂上号了见到医生了刚把病情描述完医生:你挂错科了深港君:???

怎么会这样!!!

本来想要避免挂错科可以在挂号之前就问服务人员然而深港君是个社交恐惧症青年于是......为了让自己不再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也为了方便和深港君一样想要在网上提前挂号不好意思开口问的朋友深港君特地准备了一份挂号攻略快来看看吧~

挂号参考指南

一、晕眩

1、躺下或翻身,体位改变时头晕:耳鼻喉科2、天旋地转,站不稳,甚至意识不清,眼球乱转:神经内科3、昏昏沉沉的,心里特别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就觉得难受:心理科4、晕的时候脖子疼,摇头晕得更厉害,可能伴有手麻、脚麻症状:骨科5、晕的时候心前区疼痛、心慌、心脏不适:心内科6、经常熬夜,用眼过度时出现晕的感觉:眼科7、伴有面色苍白:血液科

二、头疼

1、伴有眩晕、耳鸣,或者鼻塞、流涕:耳鼻喉科2、一侧头痛,疲劳、紧张时加重,常伴恶心、畏光:神经内科3、有高血压的人突然头疼:血管内科4、外伤引起的头痛:神经外科5、一侧头痛,同侧眼睛胀痛、视物模糊,伴恶心、呕吐等:眼科6、头部双侧、颈部持续性钝痛、胀痛,像有一条带子紧束头部:精神心理科/心身医学科

三、发热

1、伴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内科2、伴腹泻、腹胀、腹痛:感染科/肠道门诊3、伴头痛、恶心、神智改变:神经内科4、关节肿痛:风湿免疫科

四、牙疼

1、发炎上火牙龈肿:口腔科2、牙疼+脸疼+鼻塞:耳鼻喉科3、经常运动后牙疼:心内科

五、嗓子疼

1、喉部充血,伴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内科2、咽痛伴声音嘶哑,持续十多天甚至几个月:耳鼻喉科

六、胸疼

1、心口或胸前疼痛,放射到肩膀,有压迫感:心内科2、固定位置持续疼痛:疼痛科3、胸闷伴呼吸受限:呼吸内科4、胸部及前胸后背突然出现撕裂性疼痛,伴有血压升高:胸痛中心/血管外科

七、肚子疼

1、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普通外科2、腹痛伴有反酸、呕吐、腹泻:消化内科3、腹痛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泌尿科4、女性,停经后发生急性腹痛:妇科5、上腹痛且放射至肩膀:心内科

八、腿疼

1、仅某一关节肿、疼:骨科2、两侧关节疼同时发作:风湿免疫科3、腿肚肿胀,按压更疼,走路疼,休息能缓解:血管科4、膝关节周围进展性疼痛,局部出现肿块:肿瘤科

九、乳腺不适

1、女性乳房疼痛、结节:乳腺外科/普通外科2、男性乳房疼痛:普通外科/内分泌科(肥胖者)

十、睡眠问题

1、因压力大、焦虑失眠:精神心理科2、睡不着、睡不香:神经内科/睡眠中心/心理科3、打鼾严重,出现呼吸中断,经常被憋醒,睡眠质量很差:呼吸科/耳鼻喉科

十一、瘙痒

1、皮肤瘙痒、鼻塞流涕:变态反应科/皮肤科2、眼睛干涩、酸痒、视力下降:眼科3、皮肤瘙痒,有皮疹,饭量变大,体重变轻:内分泌科4、全身瘙痒、皮肤发黄:肝胆外科

十二、大便异常

1、大便带鲜红血:普通外科/肛肠科2、大便带暗红或黑色血:消化内科3、厌食、腹部不适、大便异常:消化内科

十三、小便异常

1、血尿:泌尿外科/肾脏内科2、尿频尿急尿痛:泌尿外科/肾脏内科3、尿少伴浮肿:肾脏内科4、尿少伴腰痛:泌尿外科

十四、贫血

1、伴腹部不适、黑色大便:消化内科2、伴黄疸、浓茶色尿:血液内科3、伴发热、全身出血象征:血液内科当然啦这些是非常详细的分类了放到实际当中我医院的具体情况都一样具医院的实际为准哦如果真的实在不知医院的导医台吧PS:1.很多疾病都不是一个科室可以搞定的,往往需要多科协同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2.急重病病人应该及时送往急诊处就诊!

说完了挂什么科

深港君知道大家肯定又要问了

医院?

嘿嘿

我也为大家准备好啦!

深圳现在有73医院医院23医院50家

可根医院

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打”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医院建基层医疗集团处理常见病、多发病4月26日下午深圳卫健委发布了年度深圳卫生健康“科技影响力”排行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排行自行判断和选择记得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哦

01

医院科技影响力综合排行

02

各学科科技影响力第一名

03

心血管病学排名

04

呼吸病学排名

05

结核病学排名

06

消化病学排名

07

血液病学排名

08

肾脏病学排名

09

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排名

10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排名

11

变态反应学排名

12

传染病学排名

13

普通外科学排名

14

神经外科学排名

15

胸外科学排名

16

心血管外科学排名

17

泌尿外科学排名

18

骨外科学排名

19

烧伤外科学排名

20

整形外科学排名

21

妇产科学排名

22

儿科学排名

23

眼科学排名

24

耳鼻咽喉科学排名

25

口腔医学排名

26

皮肤病学排名

27

神经病学排名

28

精神病学排名

29

急诊医学排名

30

肿瘤学排名

31

护理学排名

深港君再再再次声明

以上排行表仅供参考主要还是结合实际情况哈最后再送上6个看病小技巧快收好~

看病小技巧

1、准备好就诊材料

就诊前要准备好病历、就医卡、医保卡、身份证,近期的检查结果、化验单等最好按时间排序,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初诊可以选择周四或周五,周一到周三每天上午11点之前是相对就诊高峰期。

2、初诊不必挂专家号

专家也是普通人,不会看一眼就知道你的病情。等相关检查结果出来,需要进一步治疗,或做重要决定时,再挂专家号更有针对性。

3、最好素颜便衣

面色、唇色等是医生判断疾病的部分依据,患者最好不要化妆,以免掩盖某些疾病征兆。

4、列一张问题清单

我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

检查的意义、程序有哪些?检查前、中、后有哪些需注意的事项?

该如何治疗?为什么要吃这个药?如何吃?

如何才知道有没有效?有什么副作用?要吃多久?

如果吃药后不好该怎么办?下次该什么时候来?

……

如果来不及列清单,讲述病情时就要抓住重点,大致包括:“哪里不舒服”“这种感觉持续多久了”“可能的发病诱因”“已经做了哪些检查”“之前生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等。

5、做好空腹等准备

如果第二天要抽血,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尽量要空腹,也不要过多饮水。如果要做B超、CT或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检查,也需保持空腹。

高血压患者第二天早晨要正常服降压药。

如果是做全身检查,最好先洗个澡,洗完头后不要抹发胶。

6、复诊最好选同一个医生

每次复诊都换不同的医生,不利于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的信息。

复诊前要准备好病历,近期的检查结果、化验单最好按时间排序,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向下滑动阅览希望这份说明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无病无忧周末快乐!我们下周一见啦~!-----福利分割线-----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5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