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废水排海,以后海鲜还能吃吗

近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

将福岛百万吨核废水排放入海

这一决定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那么废水排放到海里之后

对海洋有什么危害?以后海鲜还能吃吗?

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核废水?

核废水是经由核电站排放出来,带有一定放射性的废水。核电站使用核燃料烧开水,蒸汽推动涡轮,涡轮再发电,在这个核能发电的循环中,经常要把回路中的水抽出来,形成了核废水,核废水主要由固体废料、氚、水构成。

日本的核废水是怎么来的?

在年3月11日,9级的地震发生在了日本,并且引起了破坏力相当强的海啸。海啸对日本的福岛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导致福岛这一个核电站出现泄露。

在事故初期,为了防止反应堆过热爆炸,引起更大范围辐射污染,日本政府决定向4台核电机组的反应堆、安全壳和乏燃料水池内注入大量海水和淡水,起到冷却作用。

虽然控制了反应性,对燃料进行了有效冷却,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核辐射超标的废水。而这些污水,将成为接下来污染的源头。

处理核废水有哪些方法?

常见的应对核废料的办法主要包括4种,有时候会多种方法都用:

1.储存:

建储存罐,把核泄漏污染的水先进行放射性物质过滤,然后全部储存起来。

2.注入地层:

将处理后的核废料注入地下,然后等待核废料随着时间而衰变。

3.蒸发释放:

先让核废料和水体混合稀释浓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蒸发进入到大气中。

4.排放入海:

先让核废料和足够的水体混合来稀释其浓度,使其达到标准后,再排入大海。

核废水有哪些危害?

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称:福岛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这其中有一种难以被清除的同位素含量非常高。氚可以进入生物体内,还可以在体内停留,并引起基因突变。

虽然核辐射很可怕,但并不是所有核辐射都是如此,具体还要看剂量。其实全球大部分核电站的冷却水,经处理后具有极低的放射性,可以排入大海。

辐射其实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宇宙中,本身就会接触到各种射线。而日常生活中也难以彻底避免辐射,总体上人体对于低辐射是有一定耐受性的,因此也无须过于担心。

核废水会影响哪些地区?

德国一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称,从排放之日起,放射性物质57天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以放射性物质铯为例,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曾对半衰期约为30年的放射性铯的扩散情形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算,发现其顺着海流5年将到达北美;10年会随着洋流又回到亚洲东部;30年后,会几乎扩散到整个太平洋。

海鲜还能吃吗?

被倾倒入海的核废水将直接影响到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内检测发现,每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有贝克勒尔的铯,放射性最高浓度竟达到每千克样本贝克勒尔,超标18倍。

受过量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产品主要通过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途径损伤人体,并以内照射为主。放射性核素经食入后沉积在体内,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也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

分析认为,全世界渔业都会受到影响。有关专家还表示,“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但从目前来看,海鲜还是可以放心吃的。我国是水产品自给率比较高的国家,年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占总进口量的比例非常小,我国对水产品进口也有严格的质量把控。

(综合整理自科技日报、央视新闻、科普中国等)

中国太平近期热点推文

东京,中国女足来了!

太平贴心服务,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yczz/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