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不止于神经痛谈谈Wolf

Wolf同位反应(Wolf’sisotopicresponse)是指在治疗或未治疗的皮肤病变基础上,于相同部位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另一种疾病的现象,确切机制不明确,目前关于这种临床现象的病例报道较少,近期,韩国的JihaYoon医师等在AnnDermatol上报道一例带状疱疹Wolf同位反应,一起看看。病例介绍患者女,77岁,因「右股瘙痒性皮疹3月」就诊。既往曾患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带状疱疹(右腿部位)。查体可见:右腿带状疱疹遗留的瘢痕上,红色至棕色红平顶小丘疹,皮疹局限于既往带状疱疹发病部位(见图1)。图1.右股可见红色、棕色扁平丘疹、斑块追溯病史,患者已口服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曲马多)治疗疱疹后疼痛1年,余无特殊用药或特殊物质接触史。初诊考虑苔藓类病变,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未见明显改变。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形成肉芽肿,而不是累及真皮-表皮交界处的典型苔藓样变(见图2)。图2.A真皮浅层可见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带状浸润(HE,×);B真皮内可见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肉芽肿结构(HE,×).结合临床和病史,考虑Wolf同位反应。予以20%泼尼松洗剂外用,每日两次。治疗3个月后症状及皮损逐渐消退(见图3)。图3.治疗3个月后,皮疹消退病例学习年,Wolf医生等首次提出了Wolf同位反应(Wolf’sisotopicresponse),指在已痊愈或未痊愈的皮肤病部位发生另一种不同性质或不相关疾病的现象,不同于Koebner现象。Koebner同形反应是指外观正常的皮肤在各种刮伤、抓伤、针刺等伤及真皮的刺激后,发生与原发皮疹相同皮损的现象。Wolf同位反应大多数发生于已痊愈的带状疱疹损害处,其次是单纯疱疹感染,但也可发生于其他疾病部位,如水痘、肿瘤等。不相关的继发性疾病包括肉芽肿性皮炎、恶性肿瘤。肉芽肿反应,如环状肉芽肿和肉芽肿性皮炎,是常见的继发性疾病之一。环状肉芽肿似乎是最常见的肉芽肿反应。也可能发生其他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皮炎。Ferenczi等研究了26例带状疱疹肉芽肿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报道了一系列肉芽肿反应。炎性反应包括上皮样肉芽肿、间质肉芽肿反应、弹性噬细胞增多症、神经周围和附件周围炎症。此外,继发性疾病还包括扁平苔藓、皮肤肿瘤、白血病反应、感染性疾病等。原发病与继发病的间隔时间从几天到几年不等。Wolf同位反应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血管、免疫、神经系统因素有关。治疗方面,可局部外用、局部注射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既往报道部分病例尝试抗病毒治疗有效,但使用抗病毒药物缺乏证据,个别顽固的病例可尝试。参考文献1.JihaYoon,YejiJang,ACaseofHerpesZosterGranulomatousDermatitis:ReportofWolf’sIsotopicResponse.JAnnDermatol;33:-.2.FerencziK,RosenbergAS,McCalmontTH,KwonEJ,ElenitsasR,SomachSC.Herpeszostergranulomatousdermatitis:histopathologicfindingsinacaseseries.CutanPathol;42:-.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zlff/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