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一画多肉

作者:墨若绛紫

编辑:仙陶君

:天津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往期请看: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一):画多肉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二):画花盆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三):画花卉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四):色彩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五):光线与阴影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六):背景色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七):再谈色彩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八):高级灰

声明:明天小透明教你画多肉之零基础手残党篇就结束了,前两天看到有人说不会勾线,今天集中讲讲白描,再配点从网上的各种多肉线稿图,选出来其中的基本没有太次的给大家看看。如果有问题请即时留言,我看到除了会直接回复外,明天也会细致解答,如果没什么问题,明天就是多肉绘画作品欣赏,没有理论知识。后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中级进阶系列,或者摄影贴。如果想看请留言,如果没人看有可能就不开了(每天帖子都得写3-6小时,看的人少就实在没什么必要,毕竟基础篇已经发完了)。此教程面对的是无基础手残党,第一次解除本系列的强烈建议从第一篇一点点看,喷子及大师请绕道或轻喷。

今日内容:

一、理论知识:线描

二、白描花卉勾线技法

三、多肉绘画线稿欣赏(多图)

四、简单多肉手绘示范

正文开始

一、理论知识

1、白描

在图画纸上起好稿子以后,我们用熟宣纸过稿。过稿子用铅笔(2B)轻描,然后用毛笔勾线,最后用橡皮擦去铅笔线。完成的画稿就是白描稿。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用墨线钩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如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所作人物,扫却粉黛,淡毫轻墨,遒劲圆转,超然绝俗,推为白描高手。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宋元间画家并有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2、传统的毛笔执笔方法

很多初学者根本没用过毛笔,在这里我先说一下传统的毛笔执笔方法

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

如果你感觉传统的执笔方式太困难,你也可以象拿圆珠笔那样拿。但是我们工笔花鸟画的勾线用笔基本都是中锋,象拿圆珠笔那样拿笔,画中锋线条更吃力。

3、勾勒花卉用笔要点

要点一:死笔挫腕运肘运肩

勾勒花卉,宜用细而尖硬的红毛笔或紫毫描笔,用中锋画出的线才圆而有力,粗细自如;倘若笔杆歪斜就会出现侧锋,粗细不能自由控制,画出线条也扁而不圆。拿笔要指实掌虚,拿住笔不可转动,叫“死笔”,用中锋一定要“挫腕”,就是腕子扬起来笔才能垂直于纸面。勾线时要端坐,平心静气,把纸铺平压牢;运笔时不可运指,要用手腕扶纸面,短线运肘,长线运肩,即以肘或肩为圆心,以臂为半径,可以画得所想画的长短线条,这一方法叫做“死笔挫腕运肘运肩”。以上是俞致贞前辈的用笔口诀。

有些画家教初学者上来就要求,用笔要悬腕,出笔能八个方向。我学书法,尤其是写小楷8年,也做不到悬腕所画线条全部平直光滑。我认为腕子虚贴纸面就可以了,实在不行也可以用左手架在右手下面。短线条用左手架在右手下面画,长线条腕子虚贴纸面以肘为圆心摆动前臂,能够左右方向画30厘米以内的线条比较平直流畅就可以了。上下的线条以肩为中心,拉动整个胳膊运笔,中间死笔挫腕一定不能忘。

要点二:注意呼吸

在画线条的时候,尤其是长线条,呼吸很重要。这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勾一条长线的过程中要屏住呼吸,否则线条就会断“气”,我们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要点三:动纸动人,顺锋走笔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上能画出比较平直的线条。我们出笔不能八个方向自由画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就要小画动纸、大画动人。1米以内的调整纸的方向,四尺、六尺的大画就人围着桌子绕。把要画的线条调整到我们最舒服的方向,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向画出来。

有些人,尤其是大画家可能认为我是误人子弟。对于我们绝大部分画工笔的朋友来说,我们并不是要成为画家,只是爱好而已。只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简单的办法,画出来自己比较满意的线条就可以了。至于线条的灵动、虚实、微妙变化,是以后要研究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很多人,画的线条是断断续续,忽粗忽细,平直流畅是我们追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你悬腕练的手都疼了,线条也没有进步。就会慢慢的失去画画的乐趣,这才是最要命的。这也是很多喜欢工笔却不敢画工笔的朋友最怕的。为什么很多人愿意画写意画,他们不喜欢工笔画吗?不是的,关键是他们认为工笔画太难了。实际上写意是入门容易画好难,难在精神上,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写意出来的东西怎么看怎么象小孩涂鸦。工笔画是入门难画好不难,难在坚持上,一幅画要画几十个小时,你受不了那就完了,别人画一到三次就能把颜色画正,我们可以薄染六到九遍,最后也很好看,只要你有耐心最后的效果差不多。

线条的基础笔法我就说到这里,关键大家要多练习,有了方法,熟就能生巧了。

4、线条的类型

我们古人画的线条有十八描之说。十八描是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

一、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

二、琴弦描(略粗些);

三、铁线描(又粗些);

四、行云流水描;

五、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

六、钉头鼠尾;

七、混描;

八、撅头丁(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

九、曹衣描(有两说,一指曹仲达用之,一指曹不兴用之);

十、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用之);

十一、橄榄描(颜辉用之);

十二、枣核描(尖的大笔);

十三、柳叶描(吴道子用之);

十四、竹叶描;

十五、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

十六、减笔(马远、梁楷用之);

十七、柴笔描(另一种粗大减笔);

十八、蚯蚓描。

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上述各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本。

我十八描不多说了,自己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我仅介绍我们常用的几种:

(一)平直线条:平直光滑的线条,以粗细程度再分3种。线条两端可平可圆可尖,视描绘对象而定。

1)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

2)琴弦描(略粗些);

3)铁线描(又粗些);

(二)变化线条:线条一端粗一端细,或者两端与中间产生微妙变化。

1)钉头鼠尾

2)柳叶描

3)枣核描(尖的大笔)

其余略,感兴趣的可以去深入研究。

5、用线的原则

1)在同一平面中

粗细虚实(浓淡)总的说来,颜色深线条粗重,颜色浅线条细虚;花朵线条细浅圆滑,叶子线条粗重劲健,枝干更加粗重甚至苍涩;所描绘对象同一层次,上面浅细一些,下面粗重一些。

2)在不同平面中

粗细虚实(浓淡)。工笔画的线条总的原则遵循“近浓远淡、近实远虚”这个基本法则。

以下为转载内容(俞致贞),供大家参考学习:

近现代工笔用线讲究笔法甚多。如当代画家俞致贞、于非闇、田世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采用勾勒法或勾填法为之,线是整幅画面的灵魂,线条通常也较粗、较显眼。而宋人作品大多以勾染法为主,相当多的作品中用线细如发丝,用线细淡的作品占据主流。

勾勒花卉,要注意笔墨结合形象,要仔细观蔡体会花、叶、梗的区别,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长短,都要结合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变换运用,比如有些花朵显得很柔嫩,叶子也有薄有厚,用笔就要有刚柔粗细的区别。勾娇嫩的花瓣最好使用较细的线条,更便于表达其嫩气和薄度,如画平圆的梅花、菊花、荷花,线条要绷紧,画皱褶的牡丹、芍药宜用颤笔,可表现出花瓣薄而起皱褶的效果。常见的花木叶子,一般都比花瓣厚硬一些,勾叶子的笔道也应随着略加粗壮些,如勾平边的叶子时,线条也要绷紧用力勾,画水果力量就更要绷得紧些,线条要求更要光圆有力。

勾树的老干,则用狼毫笔不要全发开,最好是用秃了的旧笔,只用笔尖,用枯毫渴墨,画飞白线条,用笔要圆而有顿挫,所谓树无寸直,转弯处要圆而不可出棱角,方能画出树干的圆浑苍老。表现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的笔法应有区别,通常是:草本宜挺拔,木本宜苍劲,藤本宜柔韧。总之,“应物用线”是工笔画绘制中一条重要的用线法则。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线的墨色要根据不同对象而异。浓重的花朵和叶子,宜用较深的墨色,白色或浅色花朵宜用较淡的墨色,梗子也要稍淡些。勾木本的墨色,要浓淡间用,以表现阴阳向背。

笔法的起落、转折、顿挫都与表现一切花卉的形象、性质有极密切的关系,就一片叶子来说,接近叶柄的部分比叶尖部分要厚些,叶柄连接枝梗的地方又要粗壮些。画的时候用粗壮的线条表现厚和壮,用柔细的线条表现薄度,先从叶柄画起,即从连接枝梗的地方下笔,下笔要顿一顿再徐徐向前进,将要到达叶子尖端的时候,预先把笔锋收敛起,再慢慢地把笔提起来。遇有外形曲折较多的叶子,也要随着它的形状变换运用转折顿挫等笔法。勾勒用笔要用写法,不要死描,和写字一样一笔一画地勾,“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勾出来的线条要外柔内刚,力量要含蓄内在,不要一览无余;笔墨要饱满不可出飞白线条,用笔的压度和速度都要均匀。缺乏含蓄的笔墨不耐久看,锋芒过多、力量外露的会显霸气,甚至还会减低某些花卉的特点和美感。

勾树本、枝梗,下笔要照顾到整体。先把遮盖树本的花朵和叶子勾出,然后勾枝梗;当勾到被遮盖的部分,则须将笔抬起,虚过这部分后再落笔继续往下勾,如此才能笔墨衔接气势连贯,这能给人无笔墨处却有笔墨之感。勾树干中部皱裂处,要随勾随皴,根据不同的树木用不同的皴法,“松龙鳞”、“柏缠身”,“桃桐横抹柳斜擦”,就是根据不同树木的皱裂纹理总结出来的不同的笔法。然后再渲染,才能画出不同的树本。画老树干和露在土外的根,可以画圆而突起、形容树的节疤,即所谓“盘根错节不妨臃肿”。画梗拐弯处必须有节,“逢节处须空白一围”,即节疤处画一黑圈,周围空白形容树的白皮,不可皴擦。树干左边若有节,右边就不得再突起,老干顿挫要多,新枝要挺。勾勒要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一气呵成。还要注意错综交叉的笔线,要画得轻松些,要使交叉的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后—笔必须躲前一笔,看起来似连而实断,这就是“意到笔不到”的笔法。

树本画完后,根据画面的需要,有的树得点上些苔藓才好看,尤其是南方的树木多生苔藓,根据画面的色调,可点墨点,也可在墨点上加石绿点或草绿点,石头上也可以点苔点。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秃笔蘸上浓墨,一笔把所有的墨点完再另蘸墨,这样的点子有浓淡虚实的变化,墨点上加颜色点也不必死重在墨点上。另一种是重彩画树石的点苔法,用饱满的石绿点上,等干后再用浓墨勾轮廓,一个点用两笔勾线,或是先点墨点,然后再在墨点上点浓石绿,周围留一圈墨。

画草有双勾和单线的两种:双勾的草用墨笔勾出轮廓来内中填绿,用色画的草,有春天小草和夏秋长草,小草用笔蘸上草绿,笔尖蘸重绿,笔尖朝上长短参差地点下去,长草用笔蘸草绿从下往上甩笔,向一个方向说明有风,如画荷花,为了破荷叶的整,所以画几笔长草(但不宜多,多了则有荒芜感),是用浓花青从下往上拔(又名“泥里拔丁”),要刚健有力,也要注意聚散关系。

为了用笔准确、行笔稳当,要多练书法。练习到“得心应手”,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二、白描花卉勾线技法

勾线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很重要的一步。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很严格的要求。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软的线条。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走在线条一侧的即为侧锋。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侧锋勾划出来的线条是扁平的易出飞白。花卉中的花瓣,叶片都是薄片状的,宜用中锋勾勒,侧锋只有在皱擦树石时才宜运用。开始练习勾勒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在线条转弯的地方,因为毛笔虽然是圆锥形的,但是当拉开线条以后,笔锋即成为一刀锋,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象写篆书一样,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如果转弯时笔尖不提,发压着纸面硬拐,这时笔毛便产生折叠,象写隶书一样,出现折笔,在画面上即表现为侧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条是浮滑在纸面上的,是不符合要求的。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遮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力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为了使笔锋与纸面产生摩擦,勾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与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天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以上讲的都是锻炼勾线的力感和快感,同时还要注意练习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1、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2、线条的浓密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只靠用笔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做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花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3、白描花头的用笔及注意事项

(1)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一般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从尖端起笔。玉兰、月季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勾线可用细线颤笔,用笔潇洒些。

(2)花头外轮廓要有参差、圆缺之变化。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不勾花筋,如梅花、海棠等。花筋明显的必须勾好,如辛夷、牡丹、杜鹃等。

(4)花蕊是勾点:花蕊一般放到最后,并精心点好。花丝要勾的细而有力;花药一点成型。

4、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勾叶:勾叶多从叶柄起笔,由粗而细向尖端勾去。叶的尖端三线交界处要求错开,这样勾出来的线生动有变化。

5、茎枝与树本的勾勒与皴擦

(1)嫩枝的勾勒:出枝的节间略为膨大,中间注意两条线平行,一般用中墨。

(2)木本枝干的勾勒:一般木本枝干干裂粗糙,起伏不规则,除勾勒外主要是皴和擦,“皴”是有形象的笔触,可以必须树皮的纹裂和起伏;“擦”是用干笔侧锋擦抹没有形象,可与皴擦结合。

三、多肉绘画线稿欣赏

四、简单多肉手绘示范

昨日精彩回顾

养多肉的10个习惯,你有吗?

给花花草草DIY小工具

雾霾散了,太阳挣扎着出来了,回娘家了

强迫症小透明教你画多肉(八):高级灰

跟仙陶君一起愉快的入肉坑:

美肉、美盆







































白癜风的土方
白癜风哪里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zlff/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