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创伤(如假牙磨损)、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都可能诱发口腔溃疡。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2.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3.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遗传因素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5.维生素B族吸收障碍 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天生有这个毛病(有遗传因素),这些人在正常的食物中无法获取足量的维生素B族(一种或多种),口服对应的维生素B效果也不明显。这些人的症状有: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萎缩;皮肤干燥甚至呈现鱼鳞状;顽固的脚气;饥饿时无法进行体内脂肪的“燃烧”(多吃一口就长胖少吃了不到时间就饿)等等,上述的症状大多数都是由于维生素B族吸收有障碍所导致的。
治疗(一)药物治疗 1.意可贴(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 主治:非炎症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 用法与用量:将片剂的白色面贴于患部,用手指轻压10~15秒。常用量每次1~2片,每日不超过8片。 2.冰硼散 主治:口舌生疮、齿龈腐烂、肿痛、急慢性咽喉炎。 用法与用量: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 3.口炎清颗粒 主治:因心肺胃肾之阴液虚亏,虚火浮越引起的口腔各种病证。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开水冲服。 4.口腔溃疡散 主治:口腔溃疡。 用法与用量:外用,用消毒棉球蘸药擦患处,每日2~3次。 5.华素片(西地碘含片) 主治:慢性咽喉炎、慢性牙周炎、牙龈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白色念珠菌性口炎和糜烂型扁平苔癣等。 用法与用量:含服,口腔炎每次1~2片,每日4次。慢性口腔溃疡1周为1疗程。 6.复方氯己定口腔溃疡膜(洗必泰口腔溃疡膜) 主治:口腔黏膜溃疡。 用法与用量:剥去涂塑纸,取出药膜,视溃疡面的大小贴于患处,1次1至数片,日4次或遵医嘱。 (二)民间小偏方 1.姜水漱口 口腔溃疡用热姜水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2.维生素B2 将维生素B2研为细粉状,用适量香油调匀,做成稀糊状,涂于溃疡表面,每日4~6次。维生素B2不苦、不涩、味香、无刺激性,能止痛,连用2~3天,口腔溃疡可获愈。 3.浓茶漱口 用浓茶漱口,因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防治各种炎症,对口腔溃疡面的康复,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4.萝卜藕汁 取生萝卜2只、鲜藕一段,洗净捣烂绞汁去渣,用汁含漱,每日3次,连用4天可见效。 5.维生素C片 将维生素C药片压成面,涂在患处,一两次就有效。也可将维生素C研成粉末状,若系小溃疡,仅需取少许敷于患处即可;若溃疡面较大,则应先轻轻刮除溃疡面渗出物,然后再敷药粉。每日用药2~3次,溃疡小者用药1~2次即愈,溃疡大者用药2~3次,疼痛可显著减轻,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6.维生素E 用针刺破维生素E胶丸,将药液挤出涂于口腔溃疡处,保留1分钟,每日用药4次,于饭后及睡觉前用,一般3天可愈。 口腔溃疡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要多加注意,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像辣椒、醋、姜、葱、八角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加剧患者的疼痛,通过刺激,还会使溃疡创面进一步扩大。预防措施预防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多饮水等等,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