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谈
从年起,在园艺爱好者中逐渐兴起了“欧月”的栽培,所谓“欧月”,顾名思义是来自欧洲月季的意思,泛指近年来从国外进口的一些蔷薇属园艺品种,其中以英国大卫奥斯汀的“英玫”(英国玫瑰,又名EnglishRose,ER)为主,还包括来自法国玫兰国际和戴尔巴德等公司的“法玫”(即法国玫瑰),以及最新流行的来自日本育种家的“日月”(即日本月季)。
欧月代表品种-格拉汉姆托马斯
“欧月”这个词没有专业上分类依据,只能算是爱好者间比较随意的说法,最初也不乏商家以进口为名自高身份的意思。因为这些新引进的“欧月”的确与传统的杂交茶香月季(又称“国月”)相比有着颇为不同的形态特征,所以很快受到了众多爱好者的追捧。
首先,典型的“欧月”花型浑圆丰满,花瓣层层叠叠、紧密包裹,看来就像牡丹花或是芍药花,被爱好者们形象地爱称为“包菜”或“包子形”。
其次,花色柔和典雅,多见复杂混合的色彩,除了米白、柔粉,杏黄等渐变色之外,还出现了蓝紫、灰褐等新颖的花色。
而株型多为枝条柔软修长的半藤本,也不乏大型藤本和小型盆栽株型。
此外,“欧月”中多数品种香气浓郁,有茶香、没药香、柑橘香、辛香……香型多种多样。最后,欧月的性质普遍强健,针对白粉和黑斑的抗性都相对良好,耐寒性更是十分出众。
因为具有上述这些特点,“欧月”在国内一经问世就受到巨大的欢迎,网络上出现了众多的出售欧月苗木的苗圃商家,很多花卉论坛和贴吧里,“欧月”也是十分热门的话题。去年开始,逐渐在上海植物园等大型植物园也都有了“古典玫瑰”和“奥斯汀玫瑰”的专门展区。“欧月”从爱好者间的草根出发,经过五年时间,逐渐得到了专业的认可。
那么,这种越演越热的“欧月”到底是什么,它们只是一个来自欧洲或国外的蔷薇属观赏花卉群吗?它与传统的杂交茶香月季和花店中的切花玫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它有着什么样的育种背景,又展示着什么样的园艺趋势?简单的说,“欧月”,它们是谁?它们从哪里来?它们又会到哪里去?
第一篇四大古典玫瑰
说到“欧月”的身世,必须从蔷薇科蔷薇属园艺植物的历史说起。蔷薇属植物几乎都分布在北半球,野生品种大约有多种。它们有着大量的花朵,馥郁迷人的香气,很早就得到人类的喜爱和亲近。利用和栽培蔷薇属的历史可以回溯到数千年前,在古埃及的坟墓里发现了残存的蔷薇果和花,中国的仰韶文化陶器上也有被认为是蔷薇属植物的图样。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栽培蔷薇属植物的目的最初多半都是为了它的香气和果实。
在栽培和采集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这些植物非常容易自然杂交和出现变异,花色、花型,株型都时常产生新的变化,就开始从中选拔自己认为优异的品种来栽培和繁殖。自然选拔在欧亚大陆的早期文明世界都得到展开,而且在几千年前人类的价值观与今天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是选拔花朵更大,花瓣更多、香气更浓郁的品种。
真正的玫瑰花-原产北亚地区的Rosarugosa,它“又红又香,就是刺儿扎手。”(出自《红楼梦》)
西亚人从高卢玫瑰中选拔出香气浓郁的大马士革玫瑰,而中国人从野生玫瑰中选出食用品种,从中国月季中选出重瓣的观赏品种。到了北宋时期,中国已经栽培的蔷薇属品种有蔷薇、荼蘼、金樱子、玫瑰、月季等若干种,并且有了大量的月季园艺品种。
不过,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越来越多的受到文化层面的影响,对花卉的欣赏也开始注重所谓“花品”。因为缺乏一种高尚的精神寓意,无论哪一种蔷薇属的植物在中国得到的花品评价都不高。特别是月季品种虽多,但花品始终徘徊在二三流间,是不能与牡丹、梅花、荷花等传统名花相提并论的。
中国月季花代表品种-月月红
但是在西方,情况却不太一样。首先西方没有玫瑰、蔷薇、月季之分,蔷薇属植物统称“Rose”,在文化上被用以比喻爱与热情。在罗马时代“Rose”是女神维纳斯之花,而在中世纪又作为圣母玛利亚的宗教象征。花品之高,非其他植物可以企及。
欧洲选育出的蔷薇属园艺品种也很多,这些在年现代月季诞生之前栽培的蔷薇属品种被统称为古典玫瑰(OldRose),早期的古典玫瑰有以下四个传统品系。
1,高卢玫瑰(Gallica)
最早栽培的古典玫瑰是高卢玫瑰,又叫做法国蔷薇,有单瓣的原生种和数种重瓣的园艺品种,特征是细刺密集的枝干和暗红中带有紫晕的绒质花瓣。高卢玫瑰具体的起源不明,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那时居住在西亚的人们已经把它当作爱情的象征。流传至今的著名品种有‘查尔斯磨坊’、‘黎塞留主教’、‘美女伊西斯’等。
2,大马士革玫瑰(Damask)
从高卢玫瑰中人们选育出大马士革玫瑰,又名突厥蔷薇。大马士革玫瑰大约诞生在公元前年,以可以提炼精油的浓郁香气而著称。公元前50年,罗马人在北非发现了一种一年可以开花两次的大马士革玫瑰,人们叫它秋花大马士革,可能是大马士革与麝香蔷薇的杂交种。在四季开花性的中国月季到来之前,它是西方人所认识的唯一一种能够重复开花的蔷薇属植物。
大马士革的著名品种有‘哈迪夫人’、‘列达’、‘喀山里克’。
3,阿尔巴玫瑰(Alba)
另外一种重要的早期栽培种是阿尔巴玫瑰,又名白蔷薇。它产生得比较晚,大约在公元二世纪左右,可能是起源于高加索地区,被希腊和罗马人带到西方。阿尔巴玫瑰是高卢、大马士革和欧洲原生的犬蔷薇(Rosacanina)杂交的后代,特点是叶子灰绿,花色浅淡,多数呈白色和浅粉色。它又名约克家的白玫瑰,这个名称因15世纪在英国发生的玫瑰战争而为世人所广知。玫瑰战争是发生在英国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间的战争,因为兰开斯特家的族徽是红色的高卢玫瑰,而约克家的族徽是白色的阿尔巴玫瑰,故此称作红白玫瑰战争。从这个典故也可以看出,古典玫瑰在欧洲文化史中的地位比起蔷薇和月季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要高出许多。
阿尔巴玫瑰的品种有‘阿尔巴半重瓣’、‘丹麦女王’等。
4,千叶玫瑰(Centifolia)
到了中世纪,古典玫瑰在修道院花园里得到广泛栽培,并用于药用。此后数百年中,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其中荷兰人选拔出一种花瓣极多的品种用以提炼精油,这就是后来的千叶玫瑰,又叫百叶蔷薇。它的特点是极其繁多的花瓣和向内包卷的杯形花,人们称它为包菜玫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包子花型。
千叶玫瑰著名品种有‘千叶玫瑰’、‘乡村少女’等。还有一种花蕾上有苔藓状腺毛的变种,被称为‘苔藓玫瑰’。
至此,古典玫瑰中的四大品系(高卢、大马士革、阿尔巴和千叶)都已经问世,并且出现了不少的自然杂交种。年,英国画家玛丽·劳伦斯出版了一本名为“ACollectionofRosesfromNature”,即《自然玫瑰》的图谱,囊括了当时欧洲栽培的90种不同的古典玫瑰,这也是雷杜德的《玫瑰圣经》问世前最有代表性的一本图谱。
西方四大古典品系的特点和著名品种
1,高卢玫瑰
薄而绿的叶子,枝干多细刺,花朵多红色,也称为‘红玫瑰’。
高卢玫瑰中有一些品种呈现非常浓郁的紫色和灰色,这在现代月季中很少见,极其独特。
2,大马士革玫瑰
薄而灰绿的叶子,枝干多细刺,花朵扁平,多瓣,芳香。
大马士革玫瑰在中国也有栽培,但是很难买到正宗的品种,绝大多数都是食用玫瑰冒充。
3,阿尔巴玫瑰
又称白玫瑰,给人非常纯洁的感觉,但也有粉色的品种,没有深色的品种。
叶子灰色,很耐寒,但是不太耐热。
阿尔巴玫瑰在国内引种很少。
4,千叶玫瑰
花型有著名的包子型,很香。
千叶玫瑰在国内有引种。
关于中国的蔷薇属观赏植物。
1,玫瑰Rosarugosa
可以说是最早有记载的蔷薇属植物,据说在汉朝就有栽培。最大特点是叶子厚,上有皱纹,多刺。花的颜色有红,粉,白。
这个品种在亚洲北部野生,中国山东地区就有大量野生种。
玫瑰自古以来就被当作观赏栽培,更因为食用价值而得到大量种植。相比西方人的提炼香水香精的热情,中国人显然对吃更加执着。
玫瑰可制作玫瑰花酱,玫瑰花饼,玫瑰花茶,玫瑰花馒头等。
在中国蔷薇属里玫瑰的地位一直高于其他月季,木香,刺玫,我认为第一是因为它原产于中原地区,被认识较早,另外食用价值也起了很大作用。
目前的食用玫瑰品种有平阴玫瑰,苦水玫瑰,丰花一号等。
2,中国月季
基本来自两个原生品种:香水月季Rosaodorata和中国月季Rosachinensis。香水月季的特点是植株大,花瓣外翻,翘角,颜色有黄、白、粉;中国月季的特点是植株小,花瓣外翻、翘角,花色有红、粉、白。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多次开花,不耐寒,而且比较娇弱。
这两个品种原生于四川云南山区,进入中原文化圈的时间比原生北方的玫瑰晚。月季因为花期长而受到欢迎,因此又名长春花。
从宋朝开始就有了月季品种的选育,到清朝已有了上百个品种,并有专门的月季花谱。
中国月季并不完全是现代月季,现代月季的血统中带有欧洲四大的血统,也就是如果说中国是现代月季之母,那么西方的四大是现代月季之父。
目前尚存的中国月季我们常叫她们中国古老月季,存世并不多,近年来得到一些发掘和保护,也被花友们热爱。这是一个美好的种群,希望她们得到更多复方斑蝥胶囊白癜风有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