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研究院

第1章口腔疾病用方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口腔病变,其病因及致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局部创伤、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情绪紧张、过食辛辣、用药不当均是口腔溃疡发生或复发的重要诱因。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常常由真菌感染,属于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是口腔黏膜浅表性、非感染性的慢性炎症疾病,其致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消化道疾病、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局部刺激、精神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感染等有关;口腔黏膜角化过度,伴有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硬结、增厚,或呈乳头状肿块,或有嗜酸性胶状体。

口腔溃疡、鹅口疮和口腔黏膜扁平苔癣虽然不是同一种病,但病变证机有其相同之处,所在从中医分型辨治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从中医分型辨治儿科口腔溃疡、鹅口疮和口腔黏膜扁平苔癣的基本证型有心脾积热证,虚火上炎证,瘀热灼腐证,寒热夹杂证,阳虚寒湿证,寒瘀夹杂证和痰瘀夹杂等。

心脾积热

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舌为心之苗,舌寄窍于口,心脾相依,口舌相连。若婴幼儿禀赋胎热,或感受温热毒邪,均可导致郁热蕴积心脾,循经上炎熏灼于口舌,以此演变为口疮或鹅口疮或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等,辨治心脾积热证的选方用药基本要求与应用准则如下:

泻心汤方药组成特点是以泻热为主,兼顾燥湿,辨治病证以热结夹湿为主。

清热泻脾散方药组成特点是以清热燥湿为主,兼以凉血利湿,辨治病证以湿热迫血为主。

凉膈散方药组成特点是以泻热燥湿为主,兼以益气透散,辨治病证以湿热蕴结为主。

泻心导赤散方药组成特点是以清利湿热为主,兼以益气凉血,辨治病证是湿热及血以湿为主。

冰硼散方药组成特点是以清热消肿为主,兼以开窍软坚,辨治病证以热毒灼腐为主。

凉心散方药组成特点是以清热泻火为主,兼以开窍消肿,辨治病证以热毒壅结为主。

泻心汤(《伤寒杂病论》)

大黄二两(6g)黄连黄芩各一两(各3g)

用水ml,煮取药液70ml,每日分5服。

清泻积热。

1.辨治鹅口疮、口疮、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属于热结夹湿证以大便干结为基本特征。

主要症状:口疮,或口腔舌面布满白屑,大便干结。

辨证要点: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可能伴随的症状:口角流涎,或面赤唇红,或烦躁不安,或腹胀,或小便短赤等。

2.辨治化脓性毛囊炎、细菌性毛囊炎、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属于热结证以皮肤红肿或溃烂为基本特征。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要花多少钱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zzbx/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