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20g,连翘10g,石膏30g,炒栀子10g,蒲公英10g,板蓝根30g,玄参10g,生地黄20g,麦冬10g,芦根15g,甘草6g。水煎服,逐日一剂,一天三次。
?实用于口腔扁平苔藓,辨证属热毒伤阴者。症见:口腔粘膜构成白色条纹交叉成网状或树枝状等,或伴充血、腐烂、溃疡,常见于颊部,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口腔扁平苔藓为口腔黏膜的罕见疾病之一,由于恒久腐烂有恶变表象,已被列人癌前状况。本病中医多从阴虚论治,因脾开窍于口,胃气上蒸于口,故本病病位以脾胃为主;本病患者多无自发病症,部份患者可有口干、口腔黏膜粗拙、木涩、炽热感,系热邪伤阴而至。故本病调节多以清热解毒,滋阴养血为法。本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石膏直折胃热;栀子清热利湿;板蓝根、玄参、生地黄、麦冬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芦根清热生津利尿。全方以清热养阴为主,佐以利湿。若患者湿热较重,宜灼加清热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茯苓、泽泻等。
?伍某,男,58岁,年9月5日初诊。
患者诉发掘口腔黏膜白班半年余,伴口腔不适感,经中西医多方调节未见显然好转,遂来诊。诊见:口腔右边黏膜白斑,伴口腔不适感,口干,饮食二便平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为口疮:胃热阴虚,调节以清热养阴为法,方用自拟方。
处方:金银花20g,连翘10g,石膏30g,炒栀子10g,黄芩10g,蒲公英20g,玄参10g,生地黄20g,麦冬10g,天花粉15g,牡丹皮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
9月12日二诊,口干显然加重,口腔不适感亦好转,口腔右边黏膜仍看来白斑,已初生效,仍以上方加减续服14剂,口干、口腔不适感基础消散,口腔黏膜白斑收缩,仍以上方加减调节月余病愈。
口腔扁平苔藓为癌前病变,中医多从邪热伤阴或阴虚湿热论治,本例患者内热阴虚展现较显然,无显然湿热展现,故主以清热养阴,佐以凉血活血,而获病愈。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碰杯邀明月,坐看白云生;
轻抚广陵散,牵谁梦中魂。
招待转发,以助别人,如有所需,因缘使然!??????
?招待诸位友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