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天下最好吃的美食是什么?一万个人就会有五万个答案,即使再拍集《舌尖上的中国》,也道不尽天下美味。“美食”的标准是什么?民族、地域、性别、年龄、习俗、环境、时代等因素,都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对美食的判断。其中地域性和时间性,无疑是影响最大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美食”记忆。
早上晨练归来,一家火烧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刚出炉的肉火烧香味让人垂涎不已。记忆中,这曾是我童年最喜爱的“美食”之一。小时候,生活比较拮据。如果能美美的吃上一个肉火烧,挨多少打我都愿意。
在老济南的“卫巷口”,有一家“非著名”的火烧店,这是我印象中济南最好吃的肉火烧。听母亲说,店里做火烧的“老阿姨”,都是济南肉联厂退休的职工。她们能把这最普通的吃食,做的“化腐朽为神奇”。至今我还记得那绵软焦脆的皮,以及鲜香耐嚼的馅。
刚出炉的火烧,带着一身烟火气,烫的我的小手都拿捏不住。即使这样,也会迫不及待的一口咬下去。火烧的面香和肉香,连同些许浓稠的汤汁,一起涌进嘴里。虽然烫的嘴疼,但那种愉悦瞬间由外及里,深入大脑,美进骨髓。那时,我和哥哥抱着火烧大嚼,仿佛天堂。随着泉城广场的兴建,那家火烧店也不知所终。
火烧对于南方的朋友,相对比较陌生。它是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特色传统美食,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皆有。其主要食材为面粉、鲜肉、花椒、香葱,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软韧,咸香鲜美。在我吃过的火烧中,除了早已寻不见的儿时印记,当属潍坊的肉火烧和保定的驴肉火烧。
工作后曾在潍坊进修,地点就在昌潍农校旁边。第一次到潍坊,就发现了这种“天上掉下的馅饼”,实在是太好吃了。在街边随处可见的火烧铺子里,碗口大小的肉火烧在炉子的鏊板上滋滋作响,飘出魔幻般的香气。老板则在一旁慢条斯理的剁肉馅、包火烧,每次都等得人心急如焚。
刚出炉的肉火烧,因热气和肉馅的充实而饱满,圆滚滚的却看不到捏合的痕迹,呈现略扁平的金黄色。肉火烧的皮很薄,咬一口却发现,外焦的面皮咯咯作响,大葱与鲜肉在高温下的组合,香气十分浓郁,原来这薄薄的酥皮竟是由好几层更薄的皮组成的。
在潍坊,早上几乎找不到不排队的火烧铺。先要上一碗咸粘粥或者豆腐脑,边喝边等。肉火烧上来就冒着热气,一口下去是面肉油的“天作之合”。如果不小心把油滴进粥里,那味道就更上了一层楼了。印象中,这种感受是无敌的,它绝对是猪肉火烧中的“王者”,没有之一。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对于驴肉的感受,居然还是源于火烧,驰名天下的“保定驴肉火烧”。记得出差去保定,“驴肉火烧”的威名早已如雷贯耳。工作之余,宁可把业务宴请都推辞了,也要“私自”尝一尝这保定府的驴肉火烧。
作为外地人,自然不知道哪家最好,但奔着人多的店去肯定没错。看着老板用刀劈开外焦里嫩的“烧饼”,再加入热腾腾的熟驴肉,这时老板还会推荐再加点“驴板肠”提味,果然不同凡“香”。再顺手拎上几瓶啤酒,给个神仙都不换。那次吃火烧创了人生记录:早上两个,中午四个,晚上三个。
无独有偶,在济南回民小区,有几家做牛肉火烧的,与“驴火”异曲同工,是用煮好的牛肉剁碎夹烧饼,也是非常好吃。当然,这些已经与西安的“肉夹馍”很接近了。如果把它们做一下对比,我觉得还是潍坊肉火烧小胜,赢在整体性和经济性。那是不同的食材在相同温度作用下,共同生成的一种“人剑合一”的味道,而且从价格上,更接地气。
今天,再有名的肉火烧,也不过是寻常的“街头一景”,想吃便吃,只要肚子装得下,吃多少都行。精肉的、五花的、或者干脆自己做肉馅,让烧饼铺给加工的……但不过怎么品,都没有了“儿时的味道”。有人说,现在的食材不行,面、肉、葱、姜都不是以前的味了,是吗?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味蕾变得更加“挑食”了。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让当初破庙里救他性命的“叫花子”,再煮一碗他念念难忘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却怎么也喝不出当初的味道了。
收藏物语:洒蓝釉描金矾红胭脂盒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据说是为宣德皇帝的蛐蛐罐专门创烧的。清康熙复烧成功,《饮流斋说瓷》记载:“康窑于洒蓝中加绘金彩云龙,奕奕有生气,其作法系先上一层白釉,再上一层蓝色,复上一层薄釉,最后乃画金花”。
这件清中后期的洒蓝釉描金开光石竹纹胭脂盒,器高4.5厘米,直径7.5厘米,器外通施洒蓝釉,釉色瑰丽,呈现孔雀蓝色泽,较为少见。釉上周身有简约的缠枝花卉纹描金,显得富丽堂皇。盖面开光,用矾红绘制石竹纹小景,画风秀雅,风骨挺拔,画龙点睛。器底未施釉,胎质细腻。盒内釉面滋润,水波纹明显,有道光一朝的特征。
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又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自汉唐起,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这件粉盒使用痕迹鲜明,几百年前的胭脂红,竟已深入胎骨。有些日子再也回不去,有些滋味永不再来。今妆盒犹在,却物是人非。
原创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