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舌是人体的一面镜子,观舌色可知疾病性质,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形态、裂纹等,可以初步判断健康状态。
舌头胖有齿痕——水湿重
舌头虚浮胖大多与水湿停留有关,往往有脾胃虚亏、脾湿或肾阳虚问题。胖舌头的边缘经常与牙齿摩擦,还会出现齿痕。
这类人群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茯苓、山药、大枣、山楂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调理食谱:四君子炖鸡汤
食材:白术9g人参9g茯苓9g炙甘草6g鸡腿1只白酒1大匙枸杞3~5颗
做法:
除枸杞外,其他干料洗净,包入纱布
鸡腿洗净,切几片生姜
锅内加冷水,放入鸡腿和生姜片,大火加热至沸腾
撇去浮沫,捞出鸡腿,冷水冲洗干净
紫砂煲内放入鸡腿和药材包,加适量水
加入白酒,大火煮沸转小火煲2小时,加入枸杞继续煲30分钟即可,食用时加盐调味
舌体发白——气血虚
舌体发白、血色很少,主要是气血两虚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脾虚,多表现为浑身无力、胃有胀满感、贫血等。
这类人群平时可以吃当归炖鸡汤,或者红枣乌鸡汤,有助于益气补血。
调理食谱: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羊肉g,当归20g,生姜30g,食盐、黄酒、葱、胡椒粉等调料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当归洗净备用。
羊肉冷水下锅,大火烧开,除去浮沫,取出羊肉,放入砂锅加入原汤,加入生姜大火烧开,盖上锅盖,转小火慢炖2小时,加入当归慢炖15分钟。
服用前可以适当加入食盐、葱、胡椒粉等调料,吃肉喝汤。
舌侧发红——肝火旺
中医认为舌头的两侧与肝对应,有肝火时,舌质会发红,但两侧红得更明显,这类人群可能不仅口干,还发苦,眼睛发红等,都属于肝火旺的表现。
建议平时可以喝药茶泄肝火,比如用苦丁茶加上菊花、蔓荆子沏水等。
舌前发红——心肺火
如果舌头偏红,尤其是舌尖发红,主要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可能出现口干、烦躁、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小便发黄、大便偏干等症状。
这类人群平时可以用玉米须煮水喝,或用金盏花、白茅根煮水饮用。
舌质发紫——有血瘀
如果舌头呈绛紫色,晦暗不润泽,紫中略带灰色,伴有口干口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情绪暴躁、失眠等,主要与血瘀、脾胃湿热有关,治疗方面需要清散热气、化瘀利湿。
这类人群平时可以经常吃冬瓜、大白菜、苦瓜以及绿豆汤等,性凉又利湿。
舌苔黄腻——肝脾湿热
舌苔黄腻是肝脾有湿热的表现,这类人群往往情绪急躁、容易口渴、口苦口臭等。如果口臭、爱喝凉水,多是湿热影响了脾胃的升降,消化不良,导致胃火旺.
如果湿热影响了胆汁的排泄,则会口苦。另外,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肝脏功能不调容易出现两目干涩、视力减退等眼部不适,
建议调节日常饮食,食用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可在医生指导下吃一些滋阴健脾养肝的药,调理脾胃和肝。
舌苔白厚——脾胃不好
健康的舌头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白苔,可以隐约看见下面的舌头,但若舌苔过于白厚,直接把舌头盖住了,这种舌象多提示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经常容易出现腹泻、胃疼等问题。
这类人群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苡仁、怀山药等,有助于健脾养胃。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期《身体虚实看看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