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AD干扰素诱发线状苔藓1例

近期,美Mask-Bull博士在JAAD上报告了一例干扰素治疗后发生线状苔藓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丙型肝炎病史5年,接受干扰素治疗24周后发生了右下肢线状皮疹。患者在就诊前自行外用0.%去炎松软膏,但无好转。

查体见线状分布的成簇红斑鳞屑性丘疹,从阴茎背侧延伸至右足底远端(见图1至3)。

图1.位于右下肢呈线状分布的紫罗兰色和红色丘疹,其上覆有粘着性鳞屑

图2.淡粉色和紫罗兰色角化过度性丘疹呈线状排列于足跟至第三跖骨基底

图3.线状苔藓样疹延伸至患肢上部

在右股部实施了环钻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真-表皮连接处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伴角化不良和小汗腺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符合线状苔藓(见图4和5)。

图4.环钻活检显示真-表皮连接处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伴角化不良

图5.小汗腺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该患者皮损在干扰素停药后6个月消退,未再复发。

病例讨论

线状苔藓是一种沿Blaschko线分布的获得性炎症性皮肤病。Blaschko线在正常皮肤上无法看到,但可在各种皮肤病时显现出来。有人推测沿Blaschko线分布的细胞含有不同的基因型,从而对刺激(如干扰素)产生独特的反应。

已报告TNF-α抑制剂治疗后可发生线状苔藓和扁平苔癣样疹,对此,主要理论是TNF-α抑制导致细胞因子不平衡,有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表达升高,诱导产生临床上表现为苔藓样疹的内源性炎症反应。随着TNF-α抑制剂应用增多,这些现象也更频率地发生。

许多文献支持干扰素在苔藓样疹和Blaschko皮炎,甚至自身免疫中所起的作用。在本病例中,认为该患者苔藓样疹由干扰素所致的理由如下:

苔藓样药疹是公认的迟发型药物反应,开始用药后皮疹的发病时间和停药后皮疹的消退时间均延迟。本例线状苔藓出现于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并在停药后6个月缓解,这些特征最符合苔藓样药疹。

虽然大多数特发性线状苔藓可自发缓解,但平均缓解时间通常为1年,本例患者的缓解时间较短,更支持药物诱发的线状苔藓。由于患者拒绝再次用药,故无法获得干扰素再激发试验的结果。

该患者的病毒负荷支持线状苔藓与干扰素之间,而不是与潜在的丙型肝炎之间存在相关性,患者在接受24次干扰素注射后发疹,此时的病毒负荷已无法测得。

药物诱发的镶嵌性皮病(如线状苔藓)反映了环境刺激与基因型的相互作用。在本例中干扰素诱发了位于Blaschko线的细胞自身炎症反应,提示存在表型镶嵌现象。

尽管已知抗TNF治疗可诱发节段性苔藓样反应,尚无干扰素诱发这些皮疹的直接证据,本例支持了在TNF-α抑制的背景下,干扰素在自身免疫性皮病中所起的中心作用。

编辑:罗妍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认证医师专属权利,还能获得价值99元的用药助手激活码一枚哟~

赞赏

长按







































浜戝崡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鍝鍖婚櫌鐪嬬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moyongshi.net/zzbx/3.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下一篇文章: